今天笔者带要带大家了解的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中年创业者,他本为一个厂里的小工人,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向上攀爬,最后在厂子濒临倒闭,甚至成为全国118家同行业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二时,他成了厂长,那一年,他32岁。
(如果您对企业管理知识有兴趣、想了解,请私信作者“工具包”三个字,便可获取《企业管理工具包》一份)
本来,厂子走向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但很遗憾,新厂长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认为厂子还有救,只要改革得当,就能站起来!而事实也证明,他成功了,他的厂子一点点从全国倒数第二,成为了全国第一,在2015年时还成为了世界第五!
这个当初濒临破产的小厂子,后改名叫纳爱斯集团,而这个不服输的新厂长,叫庄启传。
盘踞日化行业
先了解一下纳爱斯所盘踞的日化行业,全称为日用化工品产业,即鞋油、洗洁精、洗衣粉等。现在国内,纳爱斯是少数几家能与保洁等巨头抗衡的国企。1994年开始,纳爱斯就一直是国内洗涤用品龙头,2015年时销售额达到了200亿,位居世界第五。旗下雕牌洗衣粉曾是跨国公司在华销售额5倍!
濒临倒闭、临危受命
1968年,一批老干部建立了浙江丽水五七化工厂。1971年时,庄启传进入了这家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接下来十年间,庄启传一路磕磕绊绊的向上攀爬。1984年底,工厂经营不善,在全国118家企业中排行倒数第二,濒临倒闭,32岁的庄启传就被推到了厂长的位置上。
打破传统、创出皂王
庄启传是一个性格不服输的人,刚接手时,又没资源也没技术,只好做一家制皂厂的代工厂,也算接了燃眉之急,可还没缓两年,碳资源开始紧张,没有煤炭就得停工,无奈之下庄启传就用火柴代替煤炭,累的所有人都是满手血泡。1991年,庄启传引进瑞士技术,开发出了NICE(纳爱斯)香皂,化工厂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名牌。
1992年,庄启传将工厂的目标锁定在了洗衣皂上,在当年3月时与香港丽康公司合作成立了“浙江纳爱斯日用化学有限公司”。
当时的洗衣皂很粗糙且无包装,看着就很不舒服,而且更让人难接受的是洗衣皂的味道很难闻。庄启传抓住了这样的消费痛点,他一改传统:推出的肥皂去污能力更强,将难看的土色皂改成黄色,味道也变得相对好闻了,还在外面加了一层塑料包装,于是市面上就多了一种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产品——雕牌肥皂。
凭借自己的品质,再加上广告的推广,很快就成为了市场第一的“皂王”。
再次出手洗衣粉
在肥皂界已经站稳脚跟后,他又看向了洗衣粉行业,但当时国内日化行业基本被国外巨头所割据,他只好在宝洁等巨头看不到的三四线城市发展,走低端路线,再一点点通过小商店市场销往全国。值得一说的是,当年央视的一则广告《懂事篇》,小女孩的那句“妈妈,我帮您干活了”感动无数人,让雕牌洗衣粉名声大噪。
两项举措,让雕牌洗衣粉在不到一年内就成为全国销量第一,2002年时更是所有跨国公司在华销售总和5倍之多!
就连宝洁这样的大公司都佩服纳爱斯,说:“你们的洗衣粉已经卖到了没有水的地方了。”
随后宝洁联系纳爱斯,想要谈合作。面对这种世界级行业巨头的橄榄枝庄启传却一口回绝了,在他看来,一旦被他们得手,民族品牌肯定会一夜之间就被“翻了烧饼”!
合作无果,宝洁便开始压缩包围雕牌,他们将汰渍的价格一降再降,本来主打一线二线城市的汰渍最后发展到了只要有雕牌,就有汰渍的地步。然而几个回合下来,雕牌的市场份额仍领先汰渍10个百分点,位居首列。
搅浑市场、打破垄断
在洗衣粉和肥皂都成为市场第一后,他又动了别的心思,他要做一条把日化这潭水搅浑的鲶鱼,为了不让洋巨头垄断中国的日化行业,他不断推出了牙膏、洗洁精等各个系列。但光是这样,还是没办法追上宝洁这样的巨头的脚步,而且因为一下推出众多产品,导致每个的发展都没有太突出。
既然自己做不好,那就收购那些做的好的吧。庄启传收购了知名品牌百年润发,他投入巨资让“洋人为自己打工”,国际巨头宝洁成了他的代工厂,都在为纳爱斯贴牌生产。庄启传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洗发液领域也逐渐站稳脚跟。
此后,纳爱斯经过多年耕耘,已经彻底深入人心,到2015年,其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值中占比高达68%。公司的销售额也已突破190亿,纳爱斯也成为了真正的日化领域巨头!
(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作者对此有9年的处理经验,招人难、留人难、股权分配、合伙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读者您对此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都可以关注作者并私信作者,作者会对您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还可以无偿为您提供一份作者经过几年经验整合编辑的《员工动力工具包》,如果对此有兴趣或者有问题,请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会立刻对您进行回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