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零食界一哥!大火的三只松鼠利润仅是它的十分之一罢了

2019-12-10   企业经营之道

现在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零食”开始情有独钟。要说到哪个品牌的零食最火爆最受欢迎,恐怕一半以上的“专业人士”会说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吧。但其实国内真正的零食界一哥,应该是早些年就已经出现的“旺旺集团”。

今日粉丝福利:

笔者九年管理经验,整理了《企业管理工具包》,帮你解决企业管理难题。内容目录见下文所示。

领取方法:点击关注作者,发私信“工具包”,即可获取哦!

旺旺集团,早些年可是火爆的不行,广告铺天盖地:“过年送旺旺”、“你旺我旺大家旺”……等等广告语可谓是让人记忆深刻,简直堪比脑白金与蓝翔。

不过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使用量逐渐降低,“旺旺”似乎已经慢慢的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反而是零食新贵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更多的进入大家的眼球。相比现在对“旺旺”印象较深的,应该都是80、90后的“叔叔阿姨”了吧。

简单介绍下旺旺的发展历程:旺旺集团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6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旗下产品丰富,远销全世界各地。

旺旺的创始人蔡衍明出生于台湾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深受父母宠爱,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是个地地道道的游手好闲公子哥。

在他19岁那年,从父亲手里接下来了一个工厂,由于没有管理经验,再加上完全没有对产品的认知,导致厂子刚到手里就开始赔钱,最后没办法,只能求助家里,蔡衍明也被冠上了个“败家子”的帽子。

慢慢的,蔡衍明有了做生意的经验,也懂得了市场考察的重要性。后来一次偶然,他发现家乡的稻米总是过剩,就想着是不是能从事一下相关生意,为了能让这个“灵感”实现,他不辞辛苦跑到日本寻求支持。

最初人家还拒绝与他合作,经过他锲而不舍的争取,才成功拿下了米果制造的技术。随后工厂更名为“旺旺”,既好记,又有寓意。

旺旺诞生后,凭借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很快,就成了当地米果领域的龙头,占有率一度超过9成。

随着米国市场逐步扩大,旺旺也遭遇了竞争对手的狙击,而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康师傅。当初做火爆时,除了康师傅以外,还有大大小小多达两百多家的大工厂小作坊参战,米果价格一路下滑,为了在这场乱战下存活,旺旺几乎成本价出售,一度达到市场最低价,当然这么拼的后果就是,旺旺成功耗死击倒了所有对手,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地位。

后来集团步入正轨后,跟很多企业一样,旺旺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先后涉足报纸、电视等媒体行业。不过这种扩张对旺旺似乎并没什么益处,蔡衍明对此表示:“我是把媒体当公益事业办,倒没想过赚钱。”

后来旺旺进军内地,广告那叫一个铺天盖地,“你旺我旺大家旺”,“过年送旺旺”等广告语,简直可以说是一代人的回忆了,不过“这代人”现在基本全都是80、90后的“叔叔阿姨”了吧,旺旺真的是风靡了一个时代。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媒体的到来,旺旺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出场率”了,现在一提到零食,基本想到的都是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这些互联网零食品牌了。

老牌企业转型不易,旺旺的营收已经连续3年走了下坡路,直到去年集团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后才有所好转。

不过就算如此,旺旺集团从2019年的业绩报告上来看,依然是国内零食界的一哥,公司营收达到207.1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34.78亿元,同比增长11.6%。

而竞争对手康师傅与统一则分别为24.63亿与10.亿利润,旺旺的利润直接超过了康师傅与统一两家之和,更是超过了三只松鼠十倍之多。

后记:

任何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从创业初始就该注意团队建设,随着公司的发展,更是要重视企业管理以及员工激励制度的打造。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须把员工的能力真正激发出来,才能把企业做大。

现如今很多中小企业做不大,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老板充当了公司的“救火队员”,陷入公司的日常琐事难以自拔,根本无暇顾及公司发展的战略发展,又如何将公司做大呢?

今日粉丝福利:笔者九年管理经验,整理了《企业管理工具包》送给你。笔者致力于打造企业的激励制度建设,着重解决招人难、留人难、员工积极性、股权激励的问题,最终实现公司业绩增长、老板解放的目的。资料包部分目录如下:

领取步骤:

第一步:点击关注作者

第二步:发“私信”:“工具包”,即可获取。

相信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定能帮助到你!有管理问题也可随时咨询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