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股收盘携程股价下跌0.80%,报33.42美元,成交额6286.55美元。截止发稿,携程盘后下跌0.33%。
携程计划于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发布其下一个季度收益公告。
日前,携程发起"健康守护联盟"。截至2月17日,已有成都、郑州、青岛、杭州、北京、西安、广州、重庆、上海等全国近300个城市、数万家酒店加入"健康守护联盟"。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入该联盟的条件非常严格,包括过去14天未发现确诊及疑似病例、严格每日消毒和配备必要的消毒等6项健康守护标准。"同时,"联盟酒店还将承诺给予特殊时期连住最低6折的优惠。"
现在的携程还值不值得继续持有,不妨来看看主流的机构和媒体对携程当前的看法。
图源:雪球
1、 机构是怎么看的?
中国银河国际:维持携程增持评级 目标价42.5美元
中国银河国际发布对携程的研报,维持"增持"评级不变。
报告认为携程利润率扩张将抵消行业弱势的影响。19财年三季度公司实现非GAAP净利润14.69亿人民币,略高于预期,主要受惠于经营利润率上升。但是根据公司指引,19财年四季度收入料仅同比增长8-13%,反映香港社会事件和宏观经济疲弱均拖累表现。我们预计中期而言,公司提升和国际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可以抵消上述弱势。报告维持“增持”评级,最新贴现现金流目标价42.5美元。
报告认为携程在面对不利因素后盈利前景仍正面,维持增持评级。虽然我们将19财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15.1%,以反映一次性项目的影响(主要是19财年一季度的股票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3.48亿人民币),但我们将20/21财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上调4.9%/6.2%,以反映:(1)往香港的出境游表现疲弱,导致该分部收入增长减弱;(2)利润率扩张好于预期。我们将贴现现金流目标价轻微上调至42.5美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1%),这相当于23.0倍20财年市盈率。主要下行风险方面,包括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升级导致出境游减少。
花旗:预计携程Q3有下行风险 下调目标价至40美元
花旗发表研报指出,由于12306推出免费候补购票功能,对携程(CTRP.US)的列车票务收入(VAS)是否可能在19年二季度和未来季度受到影响持谨慎态度。花旗预计携程2019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可能在指导范围的低端(同比增长16%-21%),且2019年第三季度有下行风险,故下调目标价至4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该行还指出,自7月份以来,大陆赴港台旅客减少,预计携程旅游和永安旅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影响,运输收入、团体旅游和企业旅游业务存在潜在的放缓。
建银国际:下调携程目标价至35美元,评级从跑赢大市降至中性
建银国际宣布:将携程评级从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为35美元。疫情发生后,大量游客集中变更行程,境内外机票、火车票、酒店、门票、用车、当地玩乐等全品类旅游产品均出现了大量退改需求。携程股价也受此影响。此前7500班国际航班受疫情影响,携程开启应急保障。加大保障力度,通过改签、转机等方式协助旅客顺利回国。
美股研究社:Q3营收同比增长12%,携程重拳发力国际市场
在2019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105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1%。根据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携程的核心数据增长还是较为稳定。从携程公布这几个重要的数据表现来看,整体的增长并未受到宏观经济太大的冲击。
全球经济环境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影响,对于在线旅游巨头来说他们受到的负面影响还是颇大。这次携程重拳发力国际市场,与同一赛道的Booking、Expedia在业务上会有更多竞争。事实上,在整个模式和市场方面都逐步开始竞争的情况下,踏上全球化征程的携程不得不去面对海外OTA巨头的竞争。
国泰君安:维持携程目前"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为49美元
国泰君安(香港)发表研报称,百度控股有限公司(BIDU US,"百度")计划出售3,130 万至3,600 万其所持有的携程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5.6%至6.5%的携程已发行美国存托凭证。携程旅行网(CTRP US,"携程"或"公司")公告将由大股东百度发行31,304,352 份美国存托凭证("ADS"),每份ADS 相当于0.125 股普通股。承销商将有30 天的选择权,从大股东百度处额外认购至多4,695,648 份ADS,作为可能的超额配售。我们认为此次发售对携程的影响是中性的,因此我们将维持目前"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为49.00 美元。百度目前尚未就此次出售发布公告,而百度和携程也未披露此次出售的动机。我们推测,百度减持携程股份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旅游和酒店行业不是百度的核心业务,以及百度可能需要募集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在它目前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智能音箱计划的情况下。广发证券:携程网(CTRP)Q3经营利润增长靓丽 维持"买入"评级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携程网(CTRP)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经营利润率显著提升。公司19Q3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12%,在宏观经济压力和部分出境游目的地游客人数下降冲击下,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有所放缓。Non-GAAP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30.6%。
广发证券给出建议是,四季度出境游客流结构性波动,以及国际机票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将持续,根据公司业绩指引,19Q4收入同比增长8-13%。考虑到携程不断拓展国际化业务和低线城市业务,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控费水平持续优化,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19~21年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71.0亿元和90.8亿元,采用11月17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1美元折合7.01元人民币,每ADS对应的Non-GAAP盈利分别为1.39、1.72和2.20美元/ADS。维持公司合理价值35.3美元/ADS的观点不变,对应2020年合理P/E估值为20.5倍。维持"买入"评级。
2、 媒体是怎么看的?
中国质量万里行:携程的王冠正逐渐褪色?
一家上市公司该不该忍受相当长时间利润下降的镇痛去做改变,一直以来都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携程已经成立了20年,就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年纪,但无论从业务发展和企业价值观来看,这家旅游巨头在步入成熟期的同时,伴有中年危机。
正因为看到大象难起舞,很多后起之秀开始将颠覆携程作为目标或使命。环球悦旅会创始人、原去哪儿网创始成员戴政就曾说,"虽然携程太大了,短期无法撼动,但改变会出现在不经意间,或许就是两三年后。"
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携程无法再向"去携大战"时期那样汹涌澎湃。因为从近几年逐渐放缓的增速、大幅回调的市值、连续发酵的舆论原因看,携程更需要用新增长来更换公司新引擎。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携程已经开始全力进攻。只是在传统主营业务遭遇瓶颈的背景下去做改变,既有风险,又十分刺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疫情之下:携程、飞猪们怎么熬过2020?
在疫情雨过天晴之前,携程、飞猪、去哪儿等OTA平台还要熬很长一段时间,而其他中小型旅行社、酒店或将在行业低谷期覆灭,行业面临新的洗牌。
即使此次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也有人认为经此行业洗牌期之后,旅游业将会引发效率、服务、产品等方面的优化和升级,促进旅游行业全面走向精细化运营。
疫情期间,压抑太久的消费者在结束后会有短时间的反弹,而在城市里宅了一个多月的人们,最先选择的将会是乡间农家生活体验、亲子农庄等远离市区的旅游产品。
其实,在疫情发生之前乡村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各大平台开展新旅游产品的重要方向。
中国产业信息数据: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已经超过15亿次,同比增加10.2%。乡村旅游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大OTA平台也该紧跟市场红利发展。
总而言之,疫情对携程、飞猪、去哪儿等OTA平台的打击是巨大的,但同时也突出了乡村旅游市场、线上旅游产品等在此次疫情面前需求强、前景广阔,这是携程、飞猪们的机会。
当然,在机会面前,运营成本、效率、体验三方面的优化和升级,都需要各大OTA平台去思考和衡量。
创业邦:当超负荷挑战袭来,携程在做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此次疫情带来的是生死考验。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旅游是生活锦上添花的部分,而不是必需品。疫情爆发后,全国陆续封城,火车票、客车票、船票、机票等遭遇退改,境内外跟团游和"机票+酒店"半自助旅游产品则直接暂停。
作为国内的OTA巨头,携程的主营业务受到了最快也最广泛的影响,数百万订单退改,瞬时10倍电话进线量,每天13小时极限加班值。
携程需要首要解决的是用户的退改需求。但问题在于,携程能否承载并解决瞬间涌入的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退改需求?作为一个平台,携程如何让涉及其中的数万合作伙伴和它共进退?
携程客服成为疫情中承压的中心。
携程同样从两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一方面为了避免消费者焦急等候,携程连夜为所有春节期间申请退订的海外酒店订单用户垫付了退费,并开发了自助入口,简化客户退订操作。另一方面,携程则推进和合作酒店的沟通。
一场危机,将携程拉离了企业正常的发展轨道,也考验了企业是否有着成熟的预警机制,能否对危机有着快速的反应能力。
本文来源:华尔街那点事/美股研究社(公众号:mei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http://www.meigus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