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铁路发展史上的一页
留在铁路发展史上的一页——清末齐齐哈尔自办第一条齐—昂轻便铁路修建齐—昂轻便铁路的缘起
作者:傅惟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开始加紧瓜分中国。沙皇俄国早已垂涎我国东北,以“相互援助”、“共同防日”为名,用威胁和利用的手段,于1896年6月3日与腐败的清政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掠夺了在中国修建中东铁路的修建权和经营权。1895年8月沙皇俄国非法派人进入我国勘察线路,1897年开工,由于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一度停工,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齐齐哈尔站设在了昂昂溪,距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有29公里之遥,黑龙江省五司八旗的军政官员和商界,深感交通不便,当时全国正在兴起收回矿权、路权的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正纷纷承办地方铁路。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巡抚程德全为“便捷省城交通及省属旗民之生计”起见,奏请清朝政府批准,修建自省城齐齐哈尔至昂昂溪的轻便铁路,创建黑龙江省齐昂铁路公司,程德全自任总办,官筹和商民集资白银32万两,修建齐—昂轻便铁路。
齐—昂轻便火车站位置图
1902年1月齐—昂铁路开工建设,原订1903年完工,因施工缓慢和水患,1909年9月末建成通车。由省城开始设齐齐哈尔、五福马、昂昂溪三站。终点昂昂溪站因中东铁路当局阻止进入其用地,昂昂溪站实际设于昂昂溪东1公里的红旗营子屯。后经中东铁路当局允许,于1914年延伸1公里,才到达中东铁路齐齐哈尔站(昂昂溪)。齐—昂轻便铁路至此全线竣工全长29公里。齐—昂铁路开始官办也称官督民办,称为“齐昂铁路公司”,后由于经营问题改为完全商办性质改称“齐—昂轻便铁路公司”,1918年又因管理不当又改为官办。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鲍贵卿派龙江县知事锺毓兼任齐昂铁路公司总办,又改为“齐昂铁路公司”。
1931年日本侵占齐齐哈尔后至1936年,洮昂铁路、齐克铁路、昂齐线和连接中东铁路的榆树屯至昂昂溪支线,相继建成通车,齐—昂铁路营业下降已无存在的必要,被日伪当局以伪币13万元买下,齐—昂铁路于1936年9月末停止营业,同年10月齐昂铁路公司撤销,之后拆除了齐—昂轻便铁路。
齐—昂铁路的主要设备和设施配置齐全。路轨正线29公里,站线288公里。车站三处,齐齐哈尔站、五福马站、昂昂溪站(红旗营子屯)。齐齐哈尔、五福马各有水塔一座、齐齐哈尔有简易机车库2处、客车库1处、转盘2处、机车修理厂1处。齐齐哈尔火车站东约100米有齐—昂铁路公司房舍一处、西北(现商检局路北)二层楼房为齐—昂轻便铁路“铁路肆习社”,培养铁路管理和筑路办事人员。由通车到1915年有德国造45马力机车2台,俄国产60马力机车1台,客车11辆(其中餐车1辆,一等客车1辆、二等客车3辆、三等客车6辆),货车21辆。在1936年已有机车4辆,客车16辆,货车32辆。
齐—昂铁路的地理位置和相邻关系
1、齐齐哈尔开商埠和齐—昂铁路
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12月22日,中日全权大臣订立《东三省事宜条约》及《附约》。清政府承认俄国让与日本在南满的各项权利。开奉天之凤凰城、长春、吉林、哈尔滨、黑龙江、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等16处为商埠。1906年10月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勘择省城西南五里许之船套子、弯腰冈一带辟为商埠。后因华洋商人以船套子开商埠偏远不便而不愿前去。于是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又重新改划商埠区域,指定以齐—昂铁路经过路线为界,以路南全作商埠。1907年省城齐齐哈尔在城南开辟商埠,街市始见繁华。京津一些娼妓开始在此杂居谋生,后在城南指定处所建妓房以便管理名曰“永安里”(现中环商厦范围),西临永安街。永安街南段名为商埠路,解放后曾有商埠路邮局,商埠路小学、商埠路粮店等。
齐齐哈尔历史上曾以水上运输为主,西南五里船套子曾是码头,驻有水师营战船,龙沙公园址曾为“广积仓”。基于方便水陆联运,齐—昂铁路起点起于船套子附近,而没有起于省城南门(现解放门),所以现龙沙公园3号门向西仍有齐—昂铁路路基。
齐齐哈尔开商埠的划定区域以齐—昂铁路为界限。《黑龙江志稿》卷四十,交涉志四、通商商埠,齐齐哈尔商埠,记载:“指定齐—昂铁路经过路线作为界限,以路之南全作埠场,……”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黑龙江统计报告》明文划定商埠“以齐齐哈尔省城傍嫩江沿划定:东至齐—昂铁路车站,南至恩公司、西至嫩江沿、北至提法司署。”因此齐—昂铁路车站为开商埠重要坐标。
齐齐哈尔开商埠,以齐—昂铁路南全作商埠。最南端以恩公祠为界,恩公祠位于群英楼百货商店路北的东南角,1993年拆掉建高层隆福大厦,恩公祠拆前的青砖泥瓦祠堂建筑曾是西为理发店、东为小铺食杂店。
齐齐哈尔开商埠的方向始终坚持西南方向,开始是西南五里许之船套子,后改西南三里许齐—昂火车站。最初拟建商埠据《黑龙江志稿》卷四十《交涉志四》“通商商埠”记载:“光绪三十一年冬(注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订立正约、附约,载明齐齐哈尔繇(由)中国自行开埠通商。三十二年,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勘择省城西南五里许之船套子、弯腰冈一带开作商埠,鸠工兴作。繇(由)西南江口斜开引河一道,依近西城,迂回贯注,建木桥以通行者。又塞旧河沟三处,于江沿修筑长堤一道,小堤二道,以御水患。又开水沟一道以水势。”所记为开商埠,1905年初始即以开工作为商埠的工程准备。其中所说的建木桥即为现在劳动桥(迎宾桥)的前身,开引河一道,依近西城,即劳动桥以西连接嫩江的水面。所修的长堤即为葫芦头最长的嫩江大坝。齐—昂铁路也始于葫芦头船套子湾腰岗。龙沙公园三号门向西的林荫道就是齐—昂铁路路基,出龙沙公园向西仍有路基遗迹,蓝天宾馆和嫩江农场局门前现在通往葫芦头(现嫩江公园)的柏油马路就是当年的齐—昂铁路路基,原为公园外,不属龙沙公园范围。齐—昂铁路起始由西向东,并不直接向东南,在三百间房一带开始折向东南,齐—昂铁路向南路线在今齐—昂公路的东1公里多的方向,仍有路基遗迹。蓝天宾馆通往嫩江公园的柏油路仍高出正常路面许多,其南侧低洼处现为第一机床厂20世纪50年代建的职工住宅楼。这段路基和路基南侧建有齐—昂铁路功能齐全的铁路设施。有简易车库2处、客车库1处、转盘2处、机车修理厂1处。
齐—昂铁路与建商埠关系密切,齐—昂火车站不能远离铁道、铁道以南全作商埠。
2、卜奎电灯厂引出的与齐—昂火车站的相邻关系
齐齐哈尔第一座发电厂,即卜奎电灯厂于1909年建成发电,供当时巡抚衙门、兵营、商户、居民、齐—昂铁路照明用电。电灯厂原址在市府路原芙蓉街路南电业文化宫西侧。电灯厂的选址主要原因是靠近齐—昂铁路火车站。
电灯厂和齐—昂火车站之间,从北向南依次是被服厂、高等审判厅。1936年12月3日,从长春运来的2800千瓦机组试运行,一号锅炉突然爆炸,约20吨巨体飞出150米远,落在被服厂院内。幸好没有波及高等审判厅和齐—昂火车站,但落点距火车站已不足200米,落在了电灯厂和火车站的中间地带。据此可知齐—昂火车站距现在的电业文化宫和原电灯厂,间距只有300米。
3、高等审判厅和齐—昂火车站相邻关系
高等审判厅在齐—昂火车站路北,现为黑龙江省地质勘查设计院齐齐哈尔分院,原建筑为砖水泥结构两层楼洋房,一直由地质部门使用,2003年左右为建齐齐哈尔地质分院办公楼拆除,新楼仍为当时的高等审判厅的原址德被胡同。
4、齐—昂小火车站南邻的“南满铁路会所”
齐—昂小火车站南邻为日本人1906年建的“南满铁路会所”(今第一幼儿园原址),建在齐—昂小火车站之前,中东铁路修建期间,日本人在这处会所内窥探情报。齐—昂小火车站北邻铁道,南邻日本南满铁路会所,二机床厂为兵营。
(日本神社后边的路基)
5、齐—昂小火车站的东邻坐标——塔公坟
塔公坟是塔尔岱将军墓,并有墓碑。塔公坟位于齐齐哈尔清代驻防城西南三里许,现青云路原三十四中学南墙外。1987年秋原二轻局建筑公司施工在原三十四中南墙外一户人家的仓房地下发现塔公坟,市文物管理站随即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塔公坟为夫妻二人合葬墓,青砖白灰砌筑弧形券顶,有棺木头朝南脚朝北塔公居左其妻居右。塔公墓早期被盗,因此陪葬物品荡然无存,唯有墓主的衣服尚存因同尸体共同腐朽而斑驳不堪。2008年又有人在原青云路三十四中附近发现龟蚨,即是塔公坟墓碑的碑座,虽历经城市改造,塔公碑的碑座还没有离开青云路仍在塔公坟原址附近。塔公坟位于城西南三里许,实际在齐—昂小火车站之东稍南,西距齐—昂小火车站只有200米左右,齐—昂小火车站往东、往南都不会超出塔公坟的位置,这一重要坐标是锁定齐—昂小火车站位置的关键相邻要素。原青云路第三十四中学南墙外,即为塔公坟的位置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符。齐—昂火车站为城东南三里许符合事实。
综上所述,齐—昂小火车站铁道以南全作商埠,铁道西起船套子,西接商埠路(商埠路粮店、商埠路小学、商场路邮局)、南邻日本南满铁路会所(今第一幼儿园)、东邻塔公坟(三十四中学原址)、北邻高等审判厅(今地质大楼)、被服厂(今铝制品厂院内)、卜奎电灯厂(今电业文化宫西侧),根据周边关系的史料查证和考古调查的田野作业综合确定一百年前的齐—昂铁路齐齐哈尔火车站,就是铝制品厂路南楼群里仍保存下来,现改为浴池的一层欧式建筑—齐昂铁路齐齐哈尔火车站原址,其东三十四中的“方文舜楼”原址为齐昂铁道公司。
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生命
齐—昂轻便铁路是黑龙江的第一条自办铁路,是齐齐哈尔的重要史迹,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就莫衷一是,不知所云。
齐齐哈尔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保存在地面上的建筑不多,因此十分可贵。
百年齐昂铁路是齐齐哈尔这座城市的重要史迹,对于文物保护来说,齐—昂铁路是一个大的遗址,有50多华里的铁路,有火车站、有铁道公司,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齐—昂铁路还有部分路基存在,齐—昂铁路的齐齐哈尔火车站原址还在。对齐—昂小火车站原址的建筑保护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作者简介】
傅惟光:(194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考古,地方史。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