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宋朝大学士苏轼《送范德孺》诗中的两句,诗中的黄韭大家都知道是韭菜,而青蒿指的是什么呢?它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这种蔬菜——茼蒿。
茼蒿有刺激气味,平时很少招虫子待见,因此很少用药
茼蒿也是咱们餐桌上司空见惯的蔬菜,在各地虽然称呼不同,不管是叫做蒿子、蓬蒿还是菊花菜,都是说的茼蒿。茼蒿的发源地在地中海一带,引入咱们国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说到茼蒿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因为茼蒿有一种天然的刺激味道,有的人因为不习惯很少食用,但是如果看了我这篇文章希望您多吃一点,为什么呢?第一茼蒿有刺激气味,平时很少招虫子待见,因此很少用药;第二茼蒿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不管唐朝的孙思邈还是明朝的李时珍都在医药典籍中论证过茼蒿的功效。
孙思邈称茼蒿具有“安心气、养脾胃、淡痰饮、利肠胃”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茼蒿营养价值很高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等诸多基本营养物质外,它还含有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孙思邈称茼蒿具有“安心气、养脾胃、淡痰饮、利肠胃”的功效。小编是用茼蒿大多是用来涮锅,但是茼蒿的食用办法非常多,春季正是吃茼蒿的季节,希望大家在买菜的时候记得买上一些。闲话少叙,下面咱们就来说说茼蒿的种植技术。
茼蒿花开的时候,别有一番味道。
不管种哪种作物,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咱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特性,种植茼蒿也是如此,目前茼蒿有两种,一种是大叶茼蒿,一种是小叶茼蒿,大叶茼蒿在长江以南地区种植比较多,小叶茼蒿适合在北方种植,目前华北地区种植的多是小叶茼蒿。因为小叶茼蒿相对来说适应性更强,比较适合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特点。这篇文章我也是主要以小叶茼蒿为主来介绍。
大叶茼蒿叶子稍圆。
小叶茼蒿一般能长到20公分左右,它的根为直根系,主侧根分明但主根不发达,须根较多,分布在10~20厘米的土壤表层中。茎圆形,绿色,有蒿味。叶柄长1.7厘米,浅绿色。叶片狭长形,长12厘米,宽5厘米,叶面较平,有不明显的白绒毛,叶肉轻薄,叶缘缺刻较深,稍弯曲。头状花序,花黄色,有的带白边。瘦果也就是栽培上所用的种子,种皮红褐色,有小的棱角,平均千粒重1.85克。
瘦果也就是栽培上所用的种子,褐色,有棱角,平均千粒重1.85克。
小叶茼蒿属半耐寒性蔬菜,在冷凉温和的气候下生长最好,最适宜春秋季种植,因为不耐高温,所以夏季正常露地种植难度稍大。茼蒿的种子在10摄氏度的地温条件下就能正常发芽,植株生长最合适的温度为18~20摄氏度。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属短日照蔬菜。茼蒿对种植土壤要求一般,不是非常严格,不过咱们为了实现良好的收益,还是建议大家选择相对肥沃的土壤来种植。需要注意的是,茼蒿需水量比较大,种植过程中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茼蒿生长期短,生长期间要求较多的肥水,但是因为自身带有的气味,不容易生虫,因此极少用药。
茼蒿需水量比较大,种植过程中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茼蒿的生长期很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播种后,一般40多天就可以采收,因此很多老乡常把茼蒿做为蔬菜倒茬或者空茬时种植。下面我就说说茼蒿的具体栽培要点。
1、栽培季节
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在露地栽培,春季栽培的播种期多在3~4月,夏季栽培可在5月播种,秋季栽培可在8~9月分期播种。冬季可在保护地栽培,播种时间可随市场行情而定。南方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春季栽培的于2月下旬至4月上旬分期播种,秋季栽培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可播种,冬季栽培可在12月至第二年1月播种。
春季栽培的播种期多在3~4月,夏季栽培可在5月播种,秋季栽培可在8~9月分期播种。
2、栽培要点
茼蒿生长期短,要获得高产优质,应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每亩地施优质农家肥6000斤,过磷酸钙50斤,尿素30斤。将各种肥料混匀后普施地面。翻耕后整平做畦,畦宽1~1.5米。畦内再耙平,并轻压一遍,以防灌水后下陷。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比较简单,就是直接将种子撒于畦内,每亩播种量3~4千克;条播的,用划沟工具按10公分左右的行距划沟,沟深1厘米以上即可,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于沟内,每亩用种量约2千克。早秋播种时因气温较高,出苗困难,应增加播种量。播种后覆土1公分,覆土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6~7天可出齐苗。播种后的温度,白天保持20~25摄氏度,夜间10摄氏度。
播种后覆土1公分,覆土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6~7天可出齐苗。
3、苗后管理
出苗后白天维持18摄氏度左右,夜间8摄氏度左右,要注意防止高温。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即应间苗,撒播的留苗距离为4公分见方;条播的株距保持3~4公分。结合间苗除掉田间杂草。播种后要保持地面湿润,以利出苗。当苗高3公分时浇第一次水。全生育期一般浇2~3次水。苗高10公分时,追第一次肥,可随水冲施粪肥或每亩冲施尿素20斤,以后为获得优质高产,可根据地力实际情况追施1-2次速效氮肥。
当苗高3公分时浇第一次水。全生育期一般浇2~3次水。
4、病害防治
茼蒿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在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时易发生霜霉病和叶枯病。一般不建议用药,当然如果病情较重,咱们可以选择代森锰锌或者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防。叶枯病在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防就可以了。
茼蒿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在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时易发生霜霉病和叶枯病。
当茼蒿株高18~20厘米时,即可收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经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变。茼蒿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色泽鲜嫩、风味独特的优质保健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春天来了,不管庭院还是大地都可以准备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