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规制最低的皇后陵——慕东陵

2020-01-10     满族文化网

作者风声水影

慕东陵

慕东陵也是座规制特殊的陵寝,位于慕陵东北方的双峰岫,原本是道光皇帝的妃园寝,但因为孝静成皇后的葬入,变成了一座由妃园寝升格的皇后陵。是清代规制最低的皇后陵。主葬孝静成皇后(恭亲王奕之母);祔葬庄顺皇贵妃乌雅氏(醇亲王奕譞之母)、彤贵妃舒穆鲁氏、佳贵妃郭佳氏、成贵妃钮祜禄氏、和妃纳喇氏、祥妃钮祜禄氏、珍妃赫舍里氏、常妃赫舍里氏、恬嫔富察氏、恒嫔蔡佳氏、豫嫔尚佳氏、顺嫔、平贵人、定贵人、贵人李氏、贵人那氏等16人,一共是17人。


慕东陵为妃袝后葬的陵寝,修建于1831年—1836年(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妃衬后葬”:由于该陵寝初建时为妃园寝,后因皇后也葬入其中,妃园寝升格为皇后陵寝,故称为“妃袝后葬”)埋葬形式与其他后妃陵寝不同,建筑格局与众不同。咸丰五年孝静成皇后葬入慕陵妃园寝,从此改为慕东陵。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改绿琉璃瓦为黄琉璃瓦,并按皇后陵的规制添建祭台、东西配殿、燎炉及神厨库等。为了突出孝静成皇后的地位,大殿后按后陵规制置建三座门,中门饰有琉璃花,覆以黄瓦歇山顶。门前有石阶踏跺,进门面南设有石祭台。绕过祭台是砖石砌制的月台,月台上有圆形宝顶。宝顶后有弧形围墙至中门两侧,形成后寝部分的院落。中门左右各有角门一座,三门间有覆以黄色琉璃瓦的墙壁相连。两座角门可通向弧形围墙以外和外围墙以里。众妃嫔环抱于内弧形围墙之外、外围墙之内的形式布局。这种埋葬方式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


慕东陵最南端是神道旁两座下马碑,左侧有神厨库和井亭(原来没有,后添建),神道全为砖墁,没有皇后陵神道的中心石和两侧牙石,三座五孔平桥,都是妃园寝留下的痕迹。


东西朝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原为布瓦),布瓦东西班房各三间;隆恩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原为绿琉璃瓦,后改为黄色),门内燎炉两座,东西配殿面阔三间(原来没有);隆恩殿面阔三间,前出月台,但无栏板、铜鼎鹿鹤;殿后为面阔墙一道,中门有门楼,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正面额枋上为青白石匾额,上书满蒙汉“慕东陵”字样,中门两侧开角门;墙北是石五供,北为月台,上建圆形宝顶一座,无方城和明楼。


按照清朝规制,皇后先于皇帝薨逝者,与皇帝祔葬地宫;后于皇帝去世者,则另建皇后陵。但慕东陵既非帝后合葬,亦非另建皇后陵,而是皇后与众妃嫔葬在同一陵寝中。这是由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身世的变化造成的------她破例被尊为皇太后,死后本应另建山陵,但是咸丰帝不甘愿这样做,所以只是把妃园寝升格为皇后陵,形成一种皇后陵兼妃园寝的格局。可见慕东陵是孝静成皇后葬入后,才由原名慕陵妃园寝改称慕东陵的。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曾生皇2子顺郡王奕纲、皇3子慧郡王奕继,均不足三岁即夭折。道光12年11月21日生皇6子恭亲王奕,封静贵妃。孝全成皇后去世后,静贵妃代为抚养其子奕詝。咸丰继位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颇受恩养。但当她病重时,其子恭亲王奕忻请求咸丰授予她皇后封号,咸丰未置可否,仅以“哦,哦”两声作罢,但奕忻以军机大臣身份的便利,让军机处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迫使咸丰帝接受既成事实。对此咸丰极为不满和愤怒,虽未取消皇后封号,但在丧葬礼仪上加以减杀,并且在谥号上不加道光帝的“成”字,并找借口罢免了恭亲王的军机大臣职务。

咸丰去世后,恭亲王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咸丰八个顾命大臣,重掌军机处,封议政王,将其母神牌升入太庙,加谥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既非道光生前所立皇后,其子也未继位为帝,竟然得到皇后头衔入葬并配享太庙,实为清朝绝无仅有的孤例。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生皇7子醇亲王奕譞、皇8子钟郡王奕詥、皇9子孚郡王奕譓,封琳贵妃。同治5年去世。

隆恩殿内景

孝静皇后宝顶北部位于正中,用一圈罗圈墙和后面的众妃宝顶隔开,成为一个单独的院落。这位孝静皇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恭亲王奕的生母,他为道光皇帝生了3男1女,也是荣宠不衰之人,只是在道光朝她是皇贵妃,在她死前的9天,咸丰皇帝最终封她为皇太后。

宝顶东侧并列建有宝顶一座,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庄顺皇贵妃宝顶

分散建有宝顶三排,葬15人,计贵妃3位,妃4位,嫔4位,贵人4位,分别是:
南起第一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恬嫔富察氏(道光25年卒)、和妃那拉氏(生皇长子隐郡王奕纬,道光16年卒)、常妃赫舍里氏(咸丰10年,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居圆明园,惊吓而死)、

祥妃钮祜禄氏(生皇5子惇亲王奕誴,咸丰11年卒)、顺嫔(同治7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平贵人(道光3年卒)、定贵人(道光22年卒)、李贵人、彤贵妃舒穆鲁氏(初为贵妃,道光后期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3年卒),佳贵妃郭佳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6年卒)。

孝静成皇后宝顶


往北第三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那贵人(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人,卒年不详)、恒嫔蔡佳氏(光绪2年卒)、珍妃赫舍里氏、成贵妃钮祜禄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4年卒)、豫嫔尚佳氏(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嫔,光绪年间卒)。

众妃嫔宝顶


满族文化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PG1mm8BUQOea5OwTQ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