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癌症更可怕的是—癌痛,处理不好,生不如死

2019-09-02     Haalthy肺腾助手

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除了复发转移,令癌症患者担心害怕的往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症状就是——癌痛!

癌痛是癌症患者可能会经历的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非常普遍的癌症表现症状,发作起来真的是让人难以忍受,它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进食、消化及免疫等功能,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会极大地折磨患者的身心,让患者对抗癌治疗产生怀疑进而失去信心,最终可能会放弃治疗。

所以,因肿瘤、肿瘤发展而引起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存期的延长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因素。


那究竟什么是癌痛呢?

癌痛是指癌症本身或与癌症相关的因素导致的疼痛。

病人疼痛一般都与肿瘤细胞侵袭机体组织所造成真实的或可能存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癌痛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一样,可按其性质或发生部位分为锐痛、钝痛、隐痛、牵扯痛、绞痛、电击样痛或腹痛、腰痛、腿痛、头痛、前胸后背痛等急慢性疼痛。


它与一般的疼痛的不同之处在于:癌痛基本都属于长期的慢性疼痛,而且病人对癌痛的忍受程度和反应阈限又常会受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 对于识别和治疗癌痛十分重要。


癌痛又分为原发部位癌痛转移部位癌痛两大类,都是由于癌细胞对组织形成了浸润之后所引起的伤害性疼痛,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几种。


所有癌痛都有比较有明确的定位,而且疼痛加重与体位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癌痛性质常呈锐性、震动的压迫感,或有扩散性,伴随恶心、流汗,或呈烧灼样刺痛、麻痛等等。


癌痛的诊治与其它疼痛一样,也是至今尚无明确的物理、化学、生物免疫或放射影像学等方面客观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一般只能靠病人的说来判定其疼痛程度、性质和治痛效果。


然而病人对癌痛的叙述又常常带有情绪色彩,或伴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由于癌瘤组织的作怪,癌痛多为持续性存在,并伴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发展,疼痛的程度也会呈进行性或间歇性加剧,经常会出现癌性暴发痛,夜间尤为严重,常令患者寝食难安。


总之,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癌痛性质和部位常常是比较复杂的,甚至呈全方位性疼痛。


部分患者在被诊断为癌症前,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过疼痛,所以在确诊时会怀疑是否被误诊。

而癌痛一般出现在中晚期患者身上,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当前,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数约180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140万。研究表明,中国癌性疼痛病人发病率高达50%左右,在引起疼痛的原因中,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占第一位,约占80%,同时肿瘤治疗也可引起疼痛,发生率占10%左右。其他10%为与肿瘤相关或无关原因。

但疼痛有的时候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时候疼痛可以忍受,但有的时候却让人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躺着休息。



那该如何让医生了解有多疼呢?毕竟疼在患者之身,医生感受不到啊!那该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呢?如果药物没有效果怎么办?如果用药太重岂不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先别着急,我们先来判断你是什么程度的疼痛。

疼痛的分级:

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Ⅲ度:重度痛,非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简单来划分就是:

轻度: 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食欲和生活,基本不影响睡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看个电视、看个报纸注意力一转移可能就会感受不到疼痛的寻在,睡觉也不影响,睡着后也会忘记疼痛的存在。

中度: 疼痛明显且持续存在,难以忍受,影响到食欲和睡眠。偶尔会因疼痛而皱皱眉头,睡觉勉强能睡着,但是睡不踏实,一直处于浅睡眠之中。

重度: 疼痛剧烈且频发,不能忍受,没有食欲,无法入睡。 痛的可能会哇哇的叫,根本无法入睡,什么事都做不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表情来判断疼痛的等级:

轻度时,我们可以看到表情还是比较放松的;中度时,表情就变的紧张而凝重了,感觉眼泪在眼眶里转圈圈;重度时,表情就会比较痛苦,紧紧的咬着牙齿眼睛都不想睁开,耐受力差的人可能就直接大哭出来了。



知道了癌痛的不同分级,那么当患者遭遇癌痛而困扰时该怎么办?其实处理癌痛最常见的、最方便、最受欢迎的就是药物治疗,而对应不同等级的疼痛,使用的药物都不一样。

从而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癌痛三阶梯止痛法:根据疼痛的不同程度、性质及原因,单独或联合应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配合其他必要的辅助药,能使绝大多数癌痛病人(80-90%)获得满意缓解。



第一阶段:轻度疼痛用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消炎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附:

天花板效应:指药物的有效镇痛剂量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用药剂量,其镇痛效果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强,而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却有明显的增加。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


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但是,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通过三阶梯止痛法,部分病人因疼痛得以控制、缓解,极大改善了生活质量,增强了抗癌治疗的信心。

从上述三张图中我们可发现,在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的同时,不同的药物也会带来一定的药物副作用,那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副作用呢?

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恶心呕吐:

止痛药物尤其是阿片类药物能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区、前庭核以及胃肠道阿片受体,导致中枢性呕吐和胃肠蠕动减慢,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约30%,一般见于用药初期的患者,可在4~7天内缓解。

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或氟哌 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首选,按需给药;如果无法缓解患者的症状,可改为按时给药,待1周后症状改善再改为按需给药;如果按时给药1周上症状仍无明显减轻,则应重新评估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考虑更替其他阿片类药物。

便秘:

阿片类药物能与胃肠道阿片受体结合,使肠蠕动缓慢,肠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多;增加肠壁平滑肌的肌张力并抑制协调性蠕动,从而使非动性收缩增加,造成便秘。便秘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初期即可出现,并持续存在于镇痛治疗的全过程。

所以一旦开始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就应同时预防性应用缓泻剂(如:番泻叶、酚酞片等),同时鼓励患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运动。用药1周后可根据患者表现调整缓泻剂用量。

尿潴留:

止痛尿潴留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发生率低于5%。预防应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患者良好的排尿空间及时间。必要时应教会患者诱导自行排尿法,当诱导排尿失败时,需要考虑予以导尿处理。对于持续尿潴留难以缓解的患者,要考虑换用其他止痛药治疗。

呼吸抑制:

发生几率小,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给予临床干预。首先应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予阿片拮抗剂纳络酮0.4mg/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常用9ml生理盐水兑0.4mg/ml纳络酮);若症状无改善,可2~3分钟后重复给药,直到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上述治疗10分钟内仍无效且纳络酮总用量达到1mg,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抑制可能。

了解完了副作用的不良反应和相关处理策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服用止痛药物的原则。

药物止痛原则:

上述图中可见,止痛类药物首选:

1、口服给药。有不明确不宜口服指征的患者,如:存在口服困难或口服药物不能耐受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其它给药途径:皮下、静脉、直肠给药等。



2、按时给药:癌痛使用止痛药,也必须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能疼痛一缓解就停药,不规律用药会降低药物镇痛效果 每种药都有它的持续时间,如:阿司匹林会持续3-6小时,而硫酸吗啡会持续12小时。



3.按阶梯给药: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痛治疗方案。即轻度疼痛时,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常用解热镇痛药)和辅助性药物;中度疼痛时,使用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和辅助性药物;重度疼痛时,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和辅助性药物。




4.用药个体化: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应坚持从小到大的原则。能使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即为最佳剂量。不应对用药剂量限制过严,否则难以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但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哦!

另外,虽然药物是治疗癌痛的首选,但在使用止痛类药物时也有很多事宜是我们应该注意且不容忽视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适时给予镇痛药物。一般认为,癌症疼痛患者应在临终前数周或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才开始接受镇痛药物治疗。但实际上有很多癌症病人在更早时候便已出现间断或持续的顽固性疼痛,这种疼痛常使病人难以忍受。

因此,新的研究观点认为,对于有疼痛的癌症病人,应果断地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使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能减轻痛苦。疼痛会使病人的一般状况迅速恶化,免疫功能低下,假如不能及时消除,对癌症的治疗也十分不利。

2.对各期病人和各类疼痛应按止痛原则选药。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时,必须按照从非阿片类到弱阿片类再到强阿片类的原则选用镇痛药物。

用药的剂量也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再根据疼痛控制情况逐渐加大剂量。切不可乱用药物,否则,到了后期镇痛药物就难以奏效了。

3.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对于绝大部分癌痛病人来说,通过口服镇痛药便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但一些晚期患者不能口服药物,则应选择舌下含服镇痛药,或者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镇痛药。

4.防止药物耐受性。因慢性疼痛长期使用镇痛药物的病人,会出现药物耐受性问题。同时,用药时间越长,所需要的药物剂量也越大,各种不良反应也会随之而来。防止或减少药物耐受性的方法有:


(1)尽可能综合应用辅助药物,以加强镇痛效果;

(2)交替应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而不要单用一种药物;

(3)病人疼痛减轻后,逐渐调整药物剂量,用药的间隔时间也可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其他止痛方法进行治疗。

如有癌痛一定要积极治疗,千万不要忍着,在癌痛治疗过程中,选择什么药物,用多大剂量、多长时间,很有讲究。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哦!

除了各种药物止痛外,癌友们也可试试以下止痛法:


1、分散注意力

看看电视、听听音乐、阅读书籍,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喝喝茶。还可以用缓慢呼吸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对缓解疼痛也是非常有效的。


2、放松肌肉

肌肉的松弛感其实是可以使人有轻快感,可阻断疼痛反应。可以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闭目养神,使清新的空气进入肺部,然后适当的按摩肌肉,也能缓解癌痛。


3、避免过于焦虑

可找医生、护士了解自己癌痛的原因,相信经过治疗、用药疼痛会得到好转,对自己充满信心!

参考资料:

[1]范鸣旭.阿片类药物在癌痛中的应用[J].医师在线,2019,9(17):22-2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37qO5u9Wfg.html


(关注公众号:Haalthy肺腾助手肺腾助手,每天获得即时信息,添加:ftzs03,加入相似病友群)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YhfC20BJleJMoPMsh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