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指定醇亲王的儿子即位——垂帘听政很简单

2019-10-10     朝阳阿力

光绪帝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光绪皇帝·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母亲婉贞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载湉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 。他是道光帝之孙,其父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 其母为慈禧太后之胞妹婚叶赫那拉·婉贞。婉贞与醇亲王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奕譞的长子爱新觉罗·载瀚。母凭子贵,婉贞很快就在醇亲王府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奕譞也更爱这个嫡福晋了。可载瀚在两周岁时,就过早地弃世了。在同治十年(1871年),她又生下了奕譞的第二个儿子载湉。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同治十三年(1875年),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 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一系也随之绝后。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皇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欣、七叔醇亲王奕譞、八叔钟郡王奕詥、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

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并且提到了溥侃、溥伦两位人选。惇亲王奕誴立马就反对,他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意思是旁系亲属不可以!

溥侃、溥伦是道光帝长子奕纬的孙子,但却不是亲孙子,因奕纬没有后代,其子为过继。所以惇亲王说是旁系。

醇亲王府(南府)建筑遗存

养心殿

故宫养心殿内景

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说:"溥字辈无当立者。" 此时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发生了争执。慈禧太后说:"此后垂帘如何?"军机大臣中有人出来支持慈禧垂帘听政,说道:"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此后还有军机大臣的为奕欣17岁的儿子载澄争取机会,但是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在选嗣君时,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 ,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慈禧话音刚落,醇亲王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亲贵纷纷伸手相搀,但谁也拉不动。 年仅4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

醇亲王府北府(现国家宗教事务局)

宋庆龄故居即醇亲王府(北府)花园

半夜时分,紫禁城的全部正门次第打开,孚郡王奕譓率领内务府官员前往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的醇王府,迎接新君主载湉进宫。 初六日,就是慈禧太后宣布载湉嗣承皇位的第二天,载湉由醇亲王府邸乘轿前往皇宫,进了午门,到养心殿。向两宫皇太后请安,并在大行皇帝同治帝灵前祭奠后,入继大统,做了皇帝。初七日,载湉奉慈安太后住居在东六宫的钟粹宫,俗称慈安太后为"东太后";奉慈禧太后住居在西六宫的长春宫,俗称慈禧太后为"西太后"。载湉住在养心殿。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皇帝训谕称"谕旨",皇太后训谕称"懿旨" 。醇亲王王府原位于西城太平湖,载湉登位后,王府成为皇帝的潜邸(后称南府)。所以清廷另赐醇亲王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又称北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WpZuW0BMH2_cNUgiY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