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女士拨打株洲晚报新闻热线反映:我儿子沉迷手机游戏,偷偷刷我的信用卡买装备、买点券,直到前几天我发现时,他已经刷了6000元。现在孩子成绩下降了,我平时工作也很忙,没时间管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游戏
并用手机支付购买装备
昨天,记者见到了贺女士,她向记者出示了儿子玩游戏充值的 手机截图。上面显示,从去年10月 开始,她儿子每个月都有多笔微信扣款记录,全部是用来玩“和平精 英”“王者荣耀”手机游戏,用手机支付购买装备、点券、Q 币、皮肤, 总共6000多元。这些钱,绝大部分 都是手机绑定贺女士的信用卡支付的。
贺女士的小儿子玩手游充值记录 受访者供图
据贺女士介绍,儿子今年 14 岁,上初二,从小就爱玩游戏,因是小儿子,又是中年得子,贺女士夫 妇对这个小儿子十分溺爱,儿子犯 错,他们从来舍不得打他。
事后经过一再逼问,贺女士才知道,当初小儿子因是未成年人, 没法用身份证办理手机卡,她就用 自己的身份证办了一张手机卡给他用,结果儿子偷偷记住她信用卡的账号和密码,然后通过手机支付 刷信用卡玩手游。有时他还会偷偷拿贺女士的现金,兑换成微信零钱,用来买游戏装备。
因为受疫情影响,孩子没有上 学。前几天,她午休的时候,小儿 子偷偷拿走她的手机,用手机支付 买装备后立马删掉扣款短信。贺 女士听到一连串的手机信息提示 音,抢过手机一看,才发现小儿子 的行为。夫妻俩把他打了一顿,并 将手机收回,“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现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 害。”
心理专家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也有责任
株洲市一中心理高级教师、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总站首席专家丁光木分析认为,贺女士的儿子沉迷手 机游戏,是因为平时父母关注不 多,而且在学校受关注也较少,因 此沉迷手机游戏,寻找存在感和成 就感。这种沉迷游戏的孩子,一般成绩都不好。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也有责任。”丁光木表示,作为家长,要接受孩子成绩下降这件事,学习如何 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交流,去和孩子站在一起,理解他的情绪和困难,想办法帮助孩子走出负面情 绪,而不是简单地没收手机、斥责打骂孩子。建议贺女士带上儿子 一同到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总站 接受心理辅导,设法帮助孩子戒掉游戏瘾。
(株洲晚报记者 姚时美 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