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任,谢谢您,是您救了我妈一命,心血管科的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2019年8月12日早晨一上班,患者曹某的家属小石走进我的诊室一个劲儿的道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2019年8月7日我收治的一位患者说起。
故事经过:
患者,曹某,女,64岁,主因“血糖升高23年,控制不佳伴头晕,乏力1月”入院。患者23年前因骨折就诊某三甲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现血糖高(具体不详),伴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体重下降明显,进一步检查诊断2型糖尿病,给予口服伏格列波糖片控制血糖,3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改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自测血糖控制理想。
患者近1年出现明显双手足麻木,双足趾针刺样疼痛,双眼视物模糊,未予重视。近1月出现明显头晕,周身乏力,偶有眩晕,心慌,食欲减退,且逐步加重。自测空腹血糖18.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24.0mmol/L左右。
患高血压病23年,最高血压180/90mmHg,现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体格检查: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等偏胖体型,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足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弱,双侧胫后动脉搏动存在,双侧踝反射减弱,128HZ震动觉正常,温度觉正常,针刺觉正常,10g尼龙丝检查(+),双侧巴宾斯基症阴性。
辅助检查:
胰岛素释放(uIU/mL)10.79-17.96-19.35-34.91;C-肽释放(ng/ml)0.75-2.22-3.93-4.56;糖耐量(mmol/L)6.38-13.80-17.93-17.16;糖化血红蛋白11.2%;果糖胺330.68umol/L;总胆固醇5.0mmol/L;甘油三酯3.29mmol/L、低密度胆固醇2.39mmol/L、高密度胆固醇1.49mmol/L;同型半胱氨酸14.5umol/L;25羟维生素D13.57ng/ml;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常规、血流变各项均大致在正常范围;心电图示:不正常,下壁心肌梗死(近期);骨密度测定示:重度骨质疏松;双下肢多普勒血流图示:右侧ABI为0.85,左侧ABI为0.86;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示:左侧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轻度损伤;颈动脉彩超示:双侧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混合斑块);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下肢所查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点形成(混合斑块),双侧胫前动脉、右侧足背动脉狭窄可能。
初步诊断: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壁心肌梗死?
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高脂血症;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重度骨质疏松;
脂肪肝;
胆囊结石。
病情分析:
根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且患者心电图显示有近期下壁心肌梗死表现,急查:心肌酶各项均在正常范围,BNP293.18Pg/ml,较高,虽症状不明显,但颈动脉彩超及下肢血管彩超均显示有动脉粥样硬化伴混合斑块,血管狭窄,显示急性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大,心肌梗死不能除外,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匹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于2019年8月8日13时40分出现心前区憋闷不适,气喘,不能平卧,测血压109/63mmHg,心率84次/分,急行心电图提示:I、II、III导联S-T抬高,但较前比较无明显演变,建议端坐体位,给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5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但呼吸仍然30次/分,给于持续低流量吸氧。
考虑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不能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和患者儿子沟通后于15时13分转解放军985医院进一步诊治,下午18时10分接到电话,患者已行冠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全部闭塞,左回旋支次闭,左主干狭窄50%左右,已经植入两枚支架,观察疗效,是否进一步植入支架,目前患者转危为安。
通过以上这个病例总结:患者老年女性,病程20余年,此次住院主要因为血糖突然飙升、乏力,并没有心脏病的典型症状(心前区憋闷、心慌、出汗、牙痛、向左臂放射痛等),前后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演变,也不足诊断心肌梗死,心肌酶谱也正常,突发出现心前区憋闷不适,气喘,不能平卧,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5分钟缓解,形如常人,患者症状消失后对于住院不理解(我好好的为什么刚住进来就得转院,经反复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并对病情的厉害进行分析,最终转院),转院后行冠脉造影就出现多支病变。
医生观点: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对神经、血管造成损害,再加上血脂异常,会对血管造成阻塞,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也会堵塞,但神经的损害尤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会使得糖尿病患者痛阈值增高,对疼痛不敏感,会延误病情;因此,对于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心脏病的症状、只要发现和心脏病有关的蛛丝马迹甚至没有任何关系发现,只要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患者大多数应该行冠脉造影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出现本文主人公有惊无险的一幕。
文/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 住院部主任 陈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