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网络)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题解】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途经扬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
【注释】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所建。
三过:苏轼熙宁四年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熙宁七年由杭州赴密州知州任及这次由徐州赴湖州知州任,共三次经过扬州。弹指:佛教名词, 比喻时间短暂。
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的墨迹。
文章太守、杨柳春风:此言悼念欧阳修,唱他的《朝中措》词。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未转头时皆梦: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赏析】
此词是作者缅怀恩师欧阳修而作。
词的上阕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那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中措》。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瞻仰壁间欧公遗草,睹物思人,抚今追昔,感慨岁月磋跎、遭遇坎河、人生如梦。
下阕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杨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感念他的恩德,想见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还有自己的坎河经历……凭吊逝者,作者生发出比白居易更深层次的认识: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苏轼深受佛家思想影响,词中感叹人生的空幻,带有某种禅意玄思,体现了作者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赠书】都爱苏东坡,好书赠知音
喜讯!眉山90后诗人高亮诗歌登上国字号《诗刊》头条
难得一见!绝对不可错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山船工号子喊号啦!!
苏东坡:一个人最大自由,来自于内心
注意!丹棱·桃花源及幸福古村景区暂不对外开放!
用竹的语言对话世界——走进世园会“竹之眼”
在成都遇见苏东坡
行摄眉山 | 起舞弄清影
18位国内散文名家齐聚洪雅,让美景从现实走进文学
还能这样玩?!快来看彭山谜语大咖带你玩转谜语大会
投稿邮箱:3304331669@qq.com
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我们~
END
来源:《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编辑:蒋萍
审核: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