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利辛县卫计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围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工作目标,着力抓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健康脱贫政策精准落地。
提早谋划,做到政策贴民心。为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利辛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探索实施健康脱贫“三免两付一提一兜底”综合医保政策。从2017年7月1日起,在全面执行省“351”、“180”政策的基础上,对健康脱贫综合保障政策又实现“两突破”即:对有序转诊到省外就医的贫困人口,参照省级医院住院政策给予补偿;对贫困患者在乡镇以上公立医院就医用药,不受新农合用药目录限制。截止目前,全县综合医保“351”兜底补偿3547人次,政府兜底补偿资金785.69万元;“180”二次报销143907人次,财政二次报补资金946.9万元。
实行分类救治,确保大病救治到位。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利辛县不断扩大专项救治病种,2018年在继续实施食管癌、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患者专项救治的基础上,新增了乳腺癌等6种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数达到15个。县乡村三级联动,筛查大病患者,建立管理台帐。根据患者病情,因人制定诊疗方案,一人一案,落实救治措施。对临床治愈的患者,纳入签约服务管理,实行居家疗养由签约健康服务团队上门巡诊,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对需要维持治疗的患者,纳入特殊慢性病管理,由县域内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提供药品和治疗服务;对需要住院手术、放化疗的患者,开通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引导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按病种付费,努力为贫困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至2018年8月底,我县已救治管理15种大病患者4569名,救治管理率99.95%。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慢性疾病管理。县级牵头医院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联合乡镇卫生院医师和村卫生室村医组成“1+1+1”签约团队,共同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目前我县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共有2031人,其中乡村医生1354人,乡镇卫生院全科团队医生388人,县级医院专家289人(县医院211人,中医院78人)。确保在家的贫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推动了医疗服务重心的下移,满足了城乡群众健康需求,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自2017年5月份起,每年组织县、乡、村医务人员972人,对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同时依据给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的结果,做好慢性病人发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慢性病共发证51717人,基本做到了应办尽办。同时签约服务团队根据贫困人口慢病病种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口常见慢性病患者,由乡村医务人员送药上门(2136人)。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提升基层首诊能力。根据目前基层卫生设施现状,十三五期间,利辛拟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家计划建设总面积49500平方米,所需建设资金约1.15亿元。鉴于卫生资源匮乏,在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设置19家分院,总投资3500多万,目前分院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实施中。同时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加大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加强人才带教培养。同时采取驻点对口帮扶、远程诊断服务等方式,实现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强化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采取多种宣传手段,确保政策入人心。采取制作宣传彩页、宣传毛巾、脸盆、围裙、资料袋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脱贫相关政策宣传;围绕健康脱贫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进行全方位的健康脱贫政策宣传,并在全县重要的交通路口,各医疗机构均有健康脱贫宣传牌或宣传栏;加大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县政府网、利辛发布微信公众号以及利用中国移动手机平台发信息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351”、“180”、分级诊疗、新农合筹资等政策,强化宣传力度,巩固宣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