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智慧收缴工作,有关情况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截至目前,市级非税软硬件建设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更新硬件设备、征收管理软件等系统建设,确保各项硬件不断跟上信息化技术进步。
(二)加强征管队伍建设。市财政局及市直各执收单位坚持配强配齐非税收入征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新业务知识和操作技术与软硬件更新同步。
(三)采取“一二三四”工作法推进智慧收缴。按照“四化三可”(实化、细化、量化、具体化,可比较、可检验、可考核)的要求,采取“一二三四” 工作法(即:一个工作计划,二项人员培训,三个工作群即QQ财务群、非税群、教育收费群和四项业务数据核对),强力推进非税智慧收缴工作顺利实施。
二、主要成效
随着信息化技术更新进步,我市财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实现了智慧化征管(开票、征收、核算、缴库等全面电子化)。
一是方便了群众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断进步的非税收入智慧征管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烦心事,方便群众更高效办事。有效解决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不动产登记过户事项当事人)缴费难、缴费慢的问题,满足了广大群众自主、便利地利用“微信、支付宝”办理缴款的需求。收费周期较改革前缩短1-3天,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二是网上收费业务规模大幅增加。实施网上智慧收缴工作前,均是人工征收非税收入,网上收缴业务是空白,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实施智慧收缴以来,公共支付平台网上办件量为188万件,收取资金量为403.9亿元,使96%以上的非税业务实现网上收缴。
三是深化了“放管服”改革。公共支付平台网上缴费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既为群众办理缴费提供便捷渠道,也为全市各部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创造条件。
四是提升征收管理科学性。智慧收缴让征管人员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政策研究、监督检查,进行防风险堵漏洞工作;规范了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电子化规范后,不再受人为因素干扰,环环相扣,科学严密。缩短了征收周期,提高了缴入国库效率。
今后,我市将大力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工作,打通非税收缴智慧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