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元买的房子,却败在了电梯上! “少梯多户”的房子不能买

2020-07-31     远舒

原标题:120万元买的房子,却败在了电梯上! “少梯多户”的房子不能买

120万元买的房子,却败在了电梯上! “少梯多户”的房子不能买

房地产进入商品房以后,除了房价越来越高,楼栋同样越建越高,这样建房的优势在于开发商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盖出来更多的房子,实现利益最大化,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房子盖的高了,住在低楼层的住户会感觉很压抑,甚至中低楼层通风和采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遮挡。并且,楼层太高对电梯的依赖程度会更高,住在中高楼层的住户只能通过电梯正常出行,一旦停电或者电梯发生故障就会很麻烦,而高楼层最大的隐患就是消防安全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早期建设的高层住宅的弊端在逐渐显露,也引发广大购房者的病垢,但根据目前现状来看,开发商选择对此视而不见,并没有对高层商品房住宅进行太多的变革和优化,反而这些房地产商们的逐利性越来越强,现在很多城市里,不仅是房子楼栋越建越高,同时每层的户数也越来越多,通俗解释就是最初的1梯2户和2梯4户格局的房子,现在直接建成1梯4户和2梯8户,更夸张还有4梯20户的高层住宅楼。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吐槽说:120万元买的房子,不曾想却败在了电梯上!这位朋友3年前由于结婚的需要,就在工作的某省会城市三环外购买了一套总价120万元的房子,总共有33层,他选择了25层,因为年轻人都偏向于买高一些的楼层,但装修时确实有些麻烦,因为往上运送材料有些耗时费力,不过为自己的房子劳神费力也属于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

谁知这种有房的喜悦感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在住进去一年左右,搬进去的住户逐渐多了起来,他有些崩溃了,因为他买的这栋楼属于小户型,只有2部电梯,但有10家住户!由于他本人住进去比较早,当时还没有感觉到电梯不够用,现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电梯口基本人满为患,更加令人崩溃的是有时候好不容易等到电梯到25楼,结果却显示满载,这一刻出门的满满正能量也已经转变为了负能量。

由于电梯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故障发生率很高,不说隔三差五这么频繁,一个月里基本就会坏几次,想到每天要等电梯心理就有一种阴影,如果哪天下班回来早,错过了人流高峰期心中还会暗自窃喜。再难都住了2年多,早就忍无可忍了,今年年初就把房子挂出去了,可一直到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不好卖的原因有三:1.楼栋里每层的住户太多,并且都是小户型,很多人买来都不是自住,而是作为投资用途,所以出租比例很高,住房人员繁杂;2.楼层户数多,意味着走廊通道狭长,走廊里的采光也不好,给人一种幽闭恐怖的感觉,稍微对居住品质感有些追求的人都不会选择购买这样的房子;3.“少梯多户”布局,出行上下电梯都很不方便,这是导致房子难卖的终极原因,谁都不想回家和出门成为一种受罪。

笔者分享这位朋友的买房经历,旨在提醒大家买房一定考虑全面。如果房价高低是决定买房与否的关键因素,但不能成为影响你买房的绝对因素,而地段、户型、朝向、楼层、梯户比等这些因素在看房时都要了解清楚。一套房子,梯户比绝对不容小觑,因为每天的出行不可避免,如果要想购买一套居住舒适度高的房子,最好选择1梯2户和2梯4户的房子,还可以选择小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也就是一栋楼最高只有16层左右,这样也能够避开电梯少、户数多的问题。

补充知识:“少梯多户”的高层住宅还有一大令人崩溃的点,就是日后整栋楼业主的装修影响。要知道,一旦交了房以后,至于每家每户什么时候装修,这个是无法统一的,有的人钥匙拿到手就开始装修,有的人一年后才装修,还有人过了3-5年等手中有钱再来装修,正好哪天你在家想要睡个美美的懒觉时,突然楼上的刺耳电钻声嗡嗡作响,这种时候你很怒,迫于邻里关系又不好言。这个漫长的装修过程中,噪音、灰尘等污染将在未来不间断的日子里折磨着上下左右的每一位住户。

各位看官是否赞同笔者的观点,支持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K2op3MBURTf-Dn5BE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