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痛苦,父母却自以为养育得当!你的盲目自信正在毁掉安全感

2019-08-23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在育儿路上,最恐怖的莫过于:

  • 你认为你的教育方式很好,孩子发展的很如意;殊不知你的孩子却处于煎熬之中,无法自拔!
  • 你认为你和孩子情感沟通很融洽;却不知孩子正在对你关闭心房,独自承受一切。

在这几集《小欢喜》中,当看到妈妈宋倩一如既往地关心女儿英子,而英子却躲闪着目光,用礼仪的微笑对待妈妈,待妈妈走后,收起笑容,尽显痛苦,默默流泪时,我既为宋倩感到失落,又心疼英子的煎熬。

当宋倩在超市,和同样有高中生的妈妈童文洁聊天,说到因为睡不着觉出现精神问题、最终选择跳楼的丁一时,还笑着说:“丁一的父母对丁一那是有名的严格!”

那一刻,宋倩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乔英子也在失眠,也在承受着和丁一相同的痛苦。她不知道,在她女儿的心里,她也是控制型的妈妈,她对妈妈的信任已经直线下滑,慢慢把通向妈妈的心房关上了。

可是,在之前,乔英子是非常信任妈妈的,和妈妈沟通起来也非常和谐顺畅。只是随着高中生活的开始,随着高考越来越临近,随着妈妈对爸爸的排斥,乔英子对妈妈的感情才逐渐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了信任缺失。

已经数天失眠的痛苦,乔英子也没有对妈妈说一个字。

这意味着怎样的拒绝和失望?!

(一)信任曲线

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与我们给孩子的安全感、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我们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我们的信任程度;我们不同的言行,也会为孩子制出不同的信任曲线!

(1)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一直很恰当,一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曲线就是这样的:

他们的信任,不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减少,反而总是有底气对父母坦诚,无论自己做得好与坏,他们都知道父母是爱他们,支持他们的。

(2)

如果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冷漠、批评甚至打骂,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曲线是这样的:

孩子刚生下来,对妈妈有着极强的依赖和信任。可是,随着他不断地从父母那里受到否定与伤害,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就会慢慢减少,直至消失。

(3)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小欢喜》中宋倩对乔英子的方式。

在高中之前,学习压力不大,高考距离遥远的时候,英子学习优秀,宋倩对英子的关心和尊重想来应该是比较充分,亲子关系相对融洽。

在高一的时候,母女俩因为气球心愿和看电影的时候发生矛盾,乔英子能主动和妈妈道歉,给妈妈写便条、做早饭,母女和解相拥……

那时候,英子还是信任妈妈,愿意和妈妈沟通的。

可是,因为高考的临近,导致妈妈越来越紧张焦虑,不断抓紧孩子的每分每秒,连孩子的卧室都要隔音、加窗去时刻关注,孩子的自由越来越少,再加上英子想去南大的心愿一再提出,一再被妈妈否定,英子便慢慢觉得没有了希望和盼头,那么她对妈妈的心门便慢慢关上了。

此时,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曲线,也许会像一条抛物线的后半段,从顶点跌落下来。

(二)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要随之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否则,等待我们的也许是个悲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被称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常年处理青少年犯罪的案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她曾说过这样的话:

  • 当孩子0~3岁时,我们要有恩于他;
  • 当孩子3~6岁时,我们要立威与他;
  • 当孩子6~12岁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认清自我价值,更多地尊重他。

孩子每个阶段的身高不同,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我们在孩子5岁时有效的育儿方式,不一定在孩子15岁时依然有效。

《小欢喜》中的宋倩,对乔英子的教育方式,也许在她15岁之前,都是有效的。不但帮助英子建立起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且母女感情也比较不错。

可是宋倩错在没有认识到孩子在不断长大和变化。随着孩子对自由和尊重的要求越来越高,宋倩的高压政策就会越来越没有效果,还会与她期望的目标背道而驰。

当看到乔英子站上桥头的那一刻,我相信她是非常恐惧和后悔的。

但是,我相信,宋倩再恐惧自责,也没有听到乔英子说下面这句话时伤心!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子一样,戳到了宋倩的心上。

辛辛苦苦、自我牺牲式的为孩子做一切,结果,孩子却千方百计地想要逃开你。

——我想,每个父母听到孩子这样的话,都会心如刀绞的!

在剧中,刘静对宋倩说的一段话非常好:

可能我们一股脑要给孩子的,永远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 你想让他保暖,他想的就是好看;
  • 你想给他补充营养,他想的只是好吃;
  • 你想给他讲人生经验,想让他少走点弯路,可人家呢,光想的是自由!

所以我觉得这当父母跟孩子吧,永远是有时差的。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意识到,我们当下给孩子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那么,也许我们也会如宋倩一样,慢慢地与我们的孩子有时差,错开。

(三)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保持足够的信任感!

我想,如果乔英子能够坦诚地告诉妈妈:

“妈妈,我已经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了,我什么都做不下去,我好难受,总是很想哭,我是不是生病了?”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在孩子的生命和健康面前,分数、排名、甚至清华,都会变得没那么重要。

如果英子能这样说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她的妈妈一定会重视,而且会为英子的健康而改变自己,如同她在英子离家回来后做的那样。

只是,在那个时刻,乔英子对妈妈的信任已经消失了,心门已经对妈妈关上了。她不愿再继续与妈妈沟通,她认为再多说什么也没有意义。妈妈不会改变主意,妈妈就想让她按照妈妈的意愿生活。

别以为孩子对我们很信任,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为孩子决定一切,不容孩子反驳。这个信任,是会变化的,不是无坚不摧的。

如果我们忽视对孩子的安全感,动摇孩子对我们的信任,那会很麻烦!因为,一旦信任感消失,不但对孩子伤害很大,而且想重新建立起来,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给孩子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和引导。

如果,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那么我建议与其强硬地管教孩子,不如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们自我成长!

因为,错误的管教,不如不管教!

而且,无为而治,不止是很好的治国方式,也是很好的育儿方式。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教育讲师,“同理心沟通”的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文字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不一定全部准确,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若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妈妈,更好的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8UQxWwBJleJMoPMhL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