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嘲是土肥圆的杨丞琳 “换脸”吊打大S,网友:女人果然是善变的

2021-03-06   练瑜伽

原标题:曾被嘲是土肥圆的杨丞琳 “换脸”吊打大S,网友:女人果然是善变的

《浪姐2》的踢馆名单里看到了杨丞琳。大家才恍然大悟,杨丞琳之所以会选择隔离,原来不全是因为李荣浩,更是为了来踢馆啊。

她在隔离期间就开始练习舞蹈,现场的动作利落又洒脱,表现绝佳,而她的腰部更是像水鳗一样灵活,很多网友都称她的腰为“水鳗腰”。

让wuli大姐大那英都在线佩服了

不过除了舞蹈绝佳,“水鳗腰”性感外,她的整体身材,还有容颜都不得不让人赞叹,比起在《流星花园》里的小优,明显更美了。

当时和大s同框的时候,还是很明显被吊打了。

多年以后再次跟大s合照,颜值已经不相上下了,一双精致的M字唇,自然状态下上唇微微上翘,略带一点俏皮感,整个侧面线条看起来非常优秀。甚至靠身材还扳回一城。

怎么维持的?虽然一度被怀疑do过脸(但本人表示仅仅是整了牙)。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真相如何,外在可以do,但是内在脏腑的健康散发出来的美,就需要靠运动了。

而从资料里看到,她还蛮爱运动的哦,经常在社交帐号上晒自己的健身照。

爱运动的女人肯定不会丑!!!

哦豁,对啦,你最难以坚持的运动,90%的明星都会告诉你,运动是她/他维持好身材,好容颜的人生必修课。

而瑜伽和普拉提是很多女明星都喜欢的运动。那么熟悉我们公众号的粉丝都知道,瑜伽嘛,我们是认真的。

所以我要很负责的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练习瑜伽的次数越多,可以做的体式就越少。

是的,你没看错:练习asana(瑜伽姿势)的时间越长,你可以做的姿势就越少。

曾经我也以为体式练习应该是线性的——从简单的体式到更具挑战性的体式。大众媒体也支持这种观点,经常称赞某人练的“更多”和练的“更难”体式,以反映这个人的进步。

例如鸽子式,将脚踩在头上,然后旁边附上一张简单的体式说“如果想做到这个鸽子式,就必须先学会这些简单的体式”。

但是,如果你曾经受过伤,或者生过孩子,年纪大了,或者你比较僵硬——毕竟99%的人不是做杂技出身的。

所以, 我们身体练习轨迹往往是一个曲折的线,而不是一个直线,简单体式和高级体式的概念实际上是相当相对的。

高级瑜伽练习与难易体式无关。

下面是一位瑜伽老师的亲身体会:

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我很焦虑,个人都告诉我,瑜伽会有帮助。所以,我每天练习体位法的时候,我会直接选高级力量瑜伽的体式来练。

我就在那里,汗流浃背,我的垫子都被我的汗水打湿了,当我在那尝试倒立的时候,我看到其他人毫不费力地做成倒立姿势,轻松地向后倒成轮式,我想,“他们好酷,我想学这个。”

确实,完成高级体式会给我带来,我有所追求的快乐和放松。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放松。

因为,我会沉迷在让自己摆出更复杂的体式中,并以此为目标,最终导致自己身体的不适。

我的身体承受着我的过度劳累,因为我面临着无数的伤害和永久的身体疲惫。而且我过于追求练瑜伽,我变得越来越没有朋友了,因为当朋友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因为要练瑜伽而拒绝了。

我练成了睡龟式时就很开心,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出去和朋友逛街?

当然,我不是在怪罪这些体式,也不是在说专注的体式练习会导致不快乐。我的观点是,根本不是摆体式。体式本身是中性的,这不是我在练习什么,而是如何练习。 我在做高级体式,但没有高级练习。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我要表达的意思—— 没有欲望的练习。

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说规律的练习,特别是不执着的练习。

根据帕坦伽利所说,瑜伽是控制心念的一种方式,而bhyasa-vairagya是他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提供的第一种方法—— 我们既要致力于某些事情,又要放弃这些努力的结果。

这样的实践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否则我们会在原地绕圈。

通过这种角度了解我的体式练习,我开始发现,体式本身并不能帮助我找到我想要的,而是通往体式的道路。在将注意力从实现物理形状转移到实现内在目标的努力上,我的实践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身体也越来越舒适。

我现在已经练习体位和教授别人瑜伽超过20年了,我早期可以做到的高难度体式,现在我可能做不到了,或者说,我可能可以,但我不再觉得有必要。

考虑到我身体柔韧性姣好,专注于正位和呼吸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现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最佳地定位我的身体上,而不是试图深入地表达我所处的体式。这导致我不断地需要把自己拉回来,避免在某个状态下走得太远。我现在用的道具也多了。

我既享受体式,又享受呼吸,我喜欢制造大量的热量,现在我试着把有氧运动和瑜伽结合起来。现在我有时会连续休两天假。而不在强迫自己非要每天都练习。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好朋友的课程,高潮体式是手臂平衡孔雀姿势。

她的课排列有序,而且对道具的使用很到位,我试了几次这个体式都没有成功,然后就以婴儿式休息了。而在我早期的瑜伽课程中,我肯定会不断地尝试,直到我成功或者到下课还是失败才放弃。

现在的我更专注于体式中的呼吸和体式与体式之间的衔接,它最终成为我的“更深”课程之一。

后来,我对我的朋友说我很久没做过那个体式了,她说:“也许这会激励你多做一次。”我心想,“不,我很好。”我做的是真实的自己,不对自己强迫暴力。

那么,大家练习瑜伽有一段时间了,你如何看待瑜伽呢?你真的理解瑜伽到底在练什么吗?你到底从体式中要获得是什么?高难体式和简单体式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瑜伽和有氧运动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

如果这些问题,你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让我们带着思考来做一个桥式来寻找答案。

桥式,口令词里经常听到的一句就是,向上抬起时,手臂在下方收拢和,肩胛骨彼此远离。但是你想过没有,手臂彼此靠近的时候,肩膀容易内收,肩胛骨会更靠近彼此,但是如果要让肩胛骨之间的空间增大,就意味着手臂会分开,靠近你的身体前侧,而不是身后下方。所以这两者没办法同时做。

这两个做法哪一个是对的呢?

这就要取决你的目的,而与你是初学者还是高级练习者无关,在我的传统练习中,我们通常不将手臂收拢,而是将重点放在扩大肩胛骨之间的空间上,原因如下:

将手臂收拢会产生很大的上背部张力。

把手臂夹在下面(如果有能力的话)有助于胸部抬高,但这会对颈部和锁骨周围产生更强的拉力。

桥式是启动肩膀的好体式,所以你可以进行各种手臂移动来放松脖子和肩膀。

这是减轻颈部侧面紧张的。诀窍是每次吸气时都要使肩膀和耳朵朝彼此移动,而每次呼气时要使彼此远离。

这个做法伸展了脖子的后部和上背部,同时还延长了躯干的侧面,而且这个做法还可以加深呼吸。

这个做法是进行自我按摩的最佳方法,上下滚动即可按摩肩胛骨之间的区域。

我们经常使用桥式作为修复体式,使身体回到平衡状态。所以你练习的时候,应该调低强度,以帮助释放先前姿势中积累的脖子,肩膀和上背部的紧张感。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收缩上背部的肌肉,伸展胸部和颈部后侧,则甚至可以将手臂收拢在下方。然后,再练习其他修复体式来伸展上背部,动员脖子并放松肩膀。

所以,你如何看待桥式呢?你真的理解桥式到底在练什么吗?你到底从桥式中要获得是什么?高强度桥式和简单桥式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你有答案了吗?

有了这样思考的练习,那就是高级练习。

喜欢这篇文章的你,请给我点个在看哦!!!

本文图片来源:《流行花园》截图,杨丞琳微博,《乘风破浪的姐姐2》,网络,如有任何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