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最喜欢在饭桌上做的4件事,为孩子好,该停止了!

2020-09-09     育儿小叶

原标题:中国父母最喜欢在饭桌上做的4件事,为孩子好,该停止了!

总说孩子饮食习惯不好,其实父母们用餐习惯也不一定都对。

前两天邻居家小孩儿在我家玩儿到饭点,我们就留孩子奶奶和我们一块儿吃饭。结果饭桌上就看到一幕幕不太赞同的场景:

1.孩子只顾着玩儿,奶奶全程都在喂;

2.孩子吃饱了,奶奶还要喂;

3.孩子想吃豆角,奶奶劝孩子多吃点肉;

4.一会儿夸孩子两句,一会儿又批评孩子两句;

……

后来孩子妈妈来了,毫不意外的,看到奶奶这几点做法开始制止,但是奶奶并不改。

想想我小时候吃饭的经历,还有看到的其他家庭吃饭的习惯问题,我觉得这4点很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因为它们太典型了!

一、孩子自主吃饭时间非常晚

我小时候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现在还记得爷爷奶奶喂我吃蛋羹的场景,我觉得那时候怎么着也3、4岁了吧。

用一句俗语来说,被喂大的我小时候不知道“饥饱”,就是大人喂多少我就吃多少。

这就是大人喂和孩子自主进食最大的区别,是一个主动权的问题,孩子自己控制进食的进度,他就会根据自己的胃的情况来指挥自己的行动,可以让肠胃充分的消化,不容易积食,也更容易了解自己的饭量。

一般来说,孩子10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自主进食了,让孩子坐在餐椅上,把餐椅放在餐桌边,孩子就可以享受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氛围,爱上吃饭,也就不需要大人追着喂了。

二、强迫孩子吃饭

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童年有吃饭过饱的不良饮食习惯。

小时候我们家就是这样,妈妈就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以至于我到现在还在帮我妈纠正每次做饭都往多里做这样的习惯。

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在于“多吃点”,总是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多吃点,比如多给他盛点,然后让孩子清盘。有的妈妈是的时候怕孩子吃不饱,孩子下来又觉得浪费。不管是哪种吧,总之是非常喜欢劝孩子多吃。

其实,中医中有吃饭八分饱的说法,认为人不能总是吃太饱,会加重肠胃负担,所以“少吃惜福”,还不容易发胖。

而且吃太饱会导致孩子脑部供血不足,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会影响孩子脑部神经的发育。

三、劝孩子吃不喜欢吃的

饮食最重要的是全面和均衡,好的饮食习惯就是注重营养搭配,而不是一味给孩子吃贵的好的。

不同种类的食物孩子都应该吃到,便宜的食材不一定低端。

如果孩子饮食上有比较明显的偏食挑食,比如不吃所有肉类,或者是不吃所有蔬菜,那我们需要主动介入去做纠正,但是如果孩子只是不爱吃某一种菜,那么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完全可以找到其他食物来代替。

重要的是,在饭桌上一直干涉孩子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绪,因为孩子今天可能就是不想吃这样菜,这无关紧要,就不用在意了。

四、饭桌上批评孩子

很多家长一天下来,可以和孩子交流的时机就是在饭桌上了,所以难免把批评教育放在饭桌上,但是建议大家把这个习惯改掉。

吃饭的时候被批评,孩子情绪压抑,会影响肠胃功能,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反胃、消化不良。

我一个大学同学,经常被爸妈在饭桌上批评,后来她的身体可能是出于保护机制,所以出现了一被批评就吐的情况,再后来她只要一想到爸爸妈妈批评她,或者是一被别人批评,就能吐出来。

孩子吃饭的时候有行为上或者其他问题,可以吃完饭再说,其他问题也等到吃晚饭再说。

另外就是,吃饭是一件高兴的事,营造好的吃饭氛围就很重要,这是家庭环境的营造。

而且亲子之间的交流时间,本来就不应该只有吃饭这一个短短的时间,多和孩子相处,这也是必要的。

饮食习惯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多孩子长大后肠胃不好、饮食不规律等问题一直存在,也是小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这就是大人的责任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0C4c3QBLq-Ct6CZsD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