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小酒怡情,大酒伤肝!”,但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期饮食。比如最近到医院就诊的刘大爷。
60岁的刘大爷最近期感觉肋骨下发胀,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没有精神,也没食欲,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诊为重度脂肪肝。原来,刘大爷平时不怎么吃大鱼大肉,却有个小“嗜好”,就是喝酒,每天晚上都要喝二三两白酒。
酒精在体内产生乙醛,肝脏可将乙醛氧化为醋酸排出。但如果饮酒过度,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首先倒霉的便是肝脏,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以形成,长时间积累就会导致“纤维化”,变成酒精性肝病,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
此外,酒精会使人的食欲下降,还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等能量代谢,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使人体营养素供应不足。虽然这一病变过程较长,但身体一些症状表现能看出,肝脏是否受损。
1、酒量变小
酒精进入体内,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量大小主取决于肝脏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而这两种酶的数量主要来自遗传。如果之前很能喝酒的人,最近感觉自己的酒量变小,喝一点就感觉醉了,可能是肝脏代谢出了问题。
2、食欲不振
经常喝酒的人,如果出现突然对食物没有兴趣,食欲不振的现象,慢慢身体开始变得消瘦,脸色发黄、发黑,这些都是典型的肝受损的症状。
3、头晕头痛
长期大量喝酒的情况下,此时人的大脑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很多人频繁醉酒,容易出现宿醉的表现,因此会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这些都和大脑神经或者血管受到酒精物质刺激有关,既然大脑已经受到影响,肝脏的受损也就不言而喻了。
4、酒后少尿
酒精物质摄入过量的情况下,需要肾脏进行代谢,将水分以及其它有害物质排泄出体外。而在大量酒精的刺激下,此时人的肾脏也会发生病变,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发现尿液出现异常情况后,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戒酒。
长期大量喝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排毒和造血,所以,肝脏的健康对于人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出现以上4个症状时,尽早到医院做肝功能检查。否则,肝病会找上你,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肝呢?
1、补充优质蛋白
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肝脏的最爱。肝脏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每天要发生1500多种以上的化学反应,工作强度之大可以想象。所以护肝的关键是为它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样这个化工厂才能正常运转。尤其对肝炎、肝硬化的病人更应为其提供不少每天100克的优质蛋白。
2、以茶代酒
喝茶养肝,平时可多喝些护肝茶,利于毒素排出,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还利于提高肝功能。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一种茶叶,这种茶叶内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和儿茶素等物质,可以起到抗癌和抗衰老、抗细菌和助消化、让血脂降低等作用。此外,这种护肝绿茶还可以保护我们养肝。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有效成分,对肝脏有很好的养护作用。不过,蒲公英是寒性食物,喝多了会体虚,最好是加入一点大枣,中和寒性。
3、适量运动
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慢跑15分钟,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尤其是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更是最快痊愈的不二选择。当然,骑车、游泳、瑜伽、太极这样的有氧运动同样对肝脏大有裨益。
4、充足休息
睡眠时人体处于卧位,肝脏能享受到更多的血液浇灌,加上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肝脏的负担最轻,故高品质的睡眠护肝功效显着。反之,睡眠质量差,尤其睡眠障碍,容易累及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