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唐玄宗民心所向,为何还爆发了安史之乱

2020-09-16     哒哒萌

原标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唐玄宗民心所向,为何还爆发了安史之乱

“得民心者得天下”,唐玄宗民心所向,为何还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伊始,唐太宗李世民雄心勃勃,想要将唐朝打造成一个千秋万代的盛世,所以他在位的几十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在总结秦汉、魏晋、隋朝几代的兴衰得失之后,他深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所以他竭尽全力,让唐朝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事实上,他做到了,并且,他的继任者,很好的将那些利国安民的政策延续了下去。等到了唐玄宗时期,中国更是迎来了开元盛世,到处呈现着繁荣富强的景象。

唐玄宗与杨贵妃(剧照)

可以说,此时的唐玄宗得天下,也得民心,正是圣明君主,太平盛世,然而,如此一片大好形势,一艘行驶在风平浪静水面上的巨轮,为何会遭遇“安史之乱”如此的滔天巨浪呢,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错了吗?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在这次动乱之后,唐朝盛极而衰,一蹶不振,最后逐渐走向了灭亡。但是,万物有因必有果,安史之乱能够爆发,定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给安禄山提供了一个造反的摇篮和契机。

安禄山剧照

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

一、对藩镇势力的放任

唐朝的疆域非常广阔,不过这些,都是李世民时期南征北战的拼出来的,因震慑于唐朝强大武力,周边的国家政权,暂时臣服于唐朝,一旦唐朝对周边地区有所松懈,这些国家政权,一定会群起而攻之。

因此朝廷在边镇设置了十个节度使,本意是节制吐蕃、突厥、契丹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其中安禄山就是平卢节度使。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不禁疑惑,安禄山是胡人,为何他能够成为一方节度使?

唐朝周围政权局势图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胡人和少数民族、部落入主中原。这一次的五胡乱华,导致了中国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唐朝初期,就有很多胡人身居高位,因为隋唐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北周又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像唐初的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也是鲜卑族人,还有唐将阿史那社尔,也是胡人。不过到了开元年间,胡人的仕途就非常有限了,如果是汉人官员,若镇守边关,立下大功,那么则很有可能封侯拜相,可是胡人就很难了。

林九郎剧照(原型为李林甫)

因此,在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他便大力推荐的安禄山、高仙芝等胡人担任节度使,因为这些是外族人,即使再立下大功,也无法动摇他宰相的位置。

人的欲望,是会逐渐膨胀的,当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那么他会想成为一个将军,而成为了将军之后,那么他就会想成为三军主帅。安禄山便是如此,随着他地位的增加,其欲望也在逐渐变大。

因此,和安禄山一样的各个节度使,都开始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朝廷又放任、不加以约束,如此一来,本来只是掌管某一边疆区域军事的节度使,开始将自己辖区的民政、财政大权也掌握在手中,俨然成为一方诸侯。

安禄山剧照

其中安禄山更是兼任三镇节度使,到了这个程度,按照正常程序,他已经很难有升迁的空间了。但当时的现状,满足不了他的欲望,因此他便产生了取唐玄宗而代之的野心。于是在谋臣不断的撺掇下,安禄山、史思明打着诛灭杨国忠的旗号,起兵造反。

二、军队管理出现了问题

历朝历代,对于地方军事力量都非常难处理,不过,只要把握好几个原则,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便是“居重驭轻”。

这个词的大概意思就是,中央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兵力,一定要能轻松弹压住地方的兵力,如此方可震慑于地方不敢轻举妄动。但在天宝年间,藩镇的兵力近五十万,其中安禄山掌控的有二十万,而朝廷只有几万士兵。

古代军队

既然有着远超皇帝的实力,那么为何自己不做皇帝呢?安禄山当时应该便是这种想法,他本是胡人,对于汉人王朝,本就没有多少归属感,若想依靠君臣关系,来约束一个拥兵数十万的军阀,无疑是异想天开。

还有一个就是,唐朝最初是采用“府兵制”,什么是府兵制呢?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士兵,平时是耕地的农民,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需要打仗的时候,就带着武器、粮食和马匹去参战。

但是因为“均田制”遭到破坏,士兵没有之前那么好的待遇,府兵制也随之瓦解。唐初的时候,府兵有仗打仗,没仗种田,武将很难掌握绝对的军事力量。随着这个军队制度的消失,“募兵制”开始诞生。

唐玄宗与杨贵妃(剧照)

不过募兵制度弊端太大,养兵的钱,是中央朝廷出的,但是士兵效忠的对象,却是地方将领、节度使,因为他们有一种依附关系。在那些被招募的士兵眼中,节度使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给他们发军饷,自然而然,他们对朝廷的认同感便非常小。

所以,正是朝廷的国家军队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才让藩镇节度使有了可乘之机。

第三、唐玄宗对政事的荒废

开元年间的唐玄宗,绝对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在他和群臣共同的努力下,唐朝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可是在天宝年间,他极度宠幸杨贵妃,贪图享乐,并且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他任用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为相。

杨国忠剧照

杨国忠是一个十足的奸邪之人,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都如此,开宝年间的官场氛围,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奢靡腐败。官场腐败,唐玄宗又不勤政,因此,之前攒下的基业,迅速被败光,唐朝的经济国力迅速衰退。

正是因为官场的腐败,安禄山才有机会买通官员,讨好杨贵妃,以此来迷惑唐玄宗,为自己积蓄力量创造时间,等到唐玄宗发现安禄山的野心之后,已经为时已晚。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一直攻进长安,直到宝应二年,安史之乱才彻底结束,前后一共长达七年,唐朝百姓饱受战乱。

杨贵妃剧照

总结:

因此,安史之乱,虽然准备充分,有着足够的兵力和财力,但是因为唐玄宗仍然是民心所向,故而,安禄山的起兵,并没有像秦末、隋末那样的一呼百应,而是逐渐被弹压扑灭。可是,由于唐玄宗后期荒于政务,为唐朝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在经过安史之乱后,那些隐患彻底爆发,藩镇割据极其严重,而唐朝廷经过长年的战乱,财政空虚。因此后来的执政者,不断的剥削百姓,加重赋税,这才是真正的失了民心。故而,唐朝后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民心一旦失去,再难挽回,最终,唐王朝这艘巨轮,彻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tjrlHQBURTf-Dn57n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