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熊孩子”,“面壁思过”法过时了?不,用对了能事半功倍

2019-10-19   小C妈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道面壁思过,想起了冠军爸爸李小鹏在《爸爸回来了》的节目中,对于奥莉的不听话"管理"方法,当时是因为奥莉贪玩手机而惹怒了爸爸,收手机的时间到,但是却不遵守和爸爸的约定,贪玩手机,不肯把手机还给爸爸,而被爸爸带到了角落里面壁!并且要求女儿说"对不起",后把手机还还回来。

在还回来后,李小鹏不再那么严肃,睡前还想办法哄奥莉开心但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多给奖赏,很少有惩罚。于是,在奖惩有度和有效沟通的过程中,奥莉通常非常听话懂事,一点儿也不无理取闹。还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分享给爸爸吃,这样乖巧的孩子,你是不是很满意?

那为什么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面壁思过时,孩子除了反抗之外,还是一样熊呢?朋友纯纯的孩子,调皮捣蛋不说,看到邻居来的阿姨,还打人和骂人,一直不让她喝家里的水,弄的邻居朋友都不敢来家里做客,妈妈又尴尬,有一次又是这样的行为,就被妈妈"请"去面壁思过,可娃不怕啊,边面壁边唱歌,一家子太疼的原因,实在都拿他没办法。首先家长要先弄清楚什么是面壁,方法很重要,如果只是直接拉孩子面对着墙壁而不管不顾,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只会起反作用。

什么是面壁?

面壁这种方式的英文是Time-out,也叫暂时隔离法,是指让儿童离开他正在参与的有趣活动,并在这段时间内不给他任何关注。如果你的孩子行为出格,面壁是可以帮助他规范行为的有效策略。

面壁是让儿童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能容许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面壁,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知道,如果他们行为出格,他们就会失去跟其他人继续玩耍的机会,独自待一小段时间。面壁也给了你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好好想想发生了什么,下一次他应该怎么做。同时,相比于其他方式(例如打孩子),面壁的方式一般不会使儿童有愤怒、羞耻、或恐惧的情绪。强烈的情绪(例如愤怒)很难让儿童去思考他们哪里做错了。

面壁有哪些方式?

面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儿童平复冷静下来;另一种是面壁思过。

1)平复冷静(Quiet time)

平复冷静是指让你的孩子离开某个情境,而不是那个情境发生的地方。例如,如果你们在公园里,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到大树下面的长椅上坐五分钟冷静冷静;如果你们在家里,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就在同一个房间里面向墙壁坐着。

所以,其实让孩子平复冷静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例如,如果你在在公园、超市、或朋友的家里采取这种方式,你的孩子可以:

平静下来,并感觉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大哭大闹,任何话都沟通无效,家长可以采取暂时隔离法,孩子就能慢慢的平复自己的情绪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在外面可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做的,自己错在哪里,有个参照看到其他小朋友因为表现好而得到家长的关注开始知道错误的行为是无法得到任何关注的

2)面壁思过(Time-out)

面壁思过是指孩子犯错后,要去一个特定的地方面壁思过,就像文章刚开始李小鹏给奥莉设置的那个面壁角一样,这个地方可以是一个空房间、或走道,通常要是一个安全且无聊的地方,不能有任何的玩具或游戏用品存在。

我们可以把面壁的房间门开着,但是孩子没有你的允许就走出房间来,我们再把门关上,给孩子一个时间,停止哭闹或者反思好了,自己主动跟我们说,"妈妈,我反思好了,"我们再让孩子出来,如果孩子哭闹,甚至你跟孩子产生了肢体冲突的话,那么就要把门关上最好,当然,我们在关门的同时,也必须要站在门外时刻关注孩子。

面壁思过最大的问题是,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例如出门在外、在公共场所的时候,你们没法去到规定好的面壁地点。此时可以结合上面"平复冷静"的做法。

面壁思过好不好? 研究显示无害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予体罚是最差的办法,但如果只是要求孩子"面壁思过"会有坏处吗?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跟踪了8年的研究显示,被"面壁思过"教育过的孩子,其心理和行为都和正常孩子无异。密歇根大学C.S.Mott儿童医院儿童心理学家Rachel Knight表示,"面壁思过"是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教育办法之一,关键在于应建立在"亲子双方了解"、"事先规划"、"规则一致"和"冷静"等条件上。

在欧美,家长常会避免使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有些父母会要求孩子"面壁思过",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或坐或站,反省、冷静几分钟。

研究团队从一项美国国家级大型研究分析资料,追踪1,400个家庭的育儿方法,并在孩子3岁、5岁和10岁时,使用游戏、观察、影片互动来评估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程度。

研究发现,在孩子3岁时,超过1/3家庭会要求孩子"面壁思过",假设父母继续使用这种办法,与不使用的父母相比,儿童的焦虑、抑郁、自制力和打破规矩的程度没有差异。

相反的,被体罚的孩子较具有攻击性,且较为沮丧的父母,孩子也会可能抑郁、有攻击性。

  • 那么家长如何在家里get面壁这一技能?

像纯纯说的,面壁不就是让孩子自己冷静嘛,其实,大多数孩子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知道我做错事了,妈妈要把我关进小黑屋了,我要赶紧停止,孩子知道的是,我怕小黑屋,我不进,我哭闹,所以,一般面壁过后,家长除了要安慰孩子的情绪之外,还要重点告诉孩子,ta,错在哪里,为什么我会让你去面壁,让孩子下次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4个步骤让"面壁思过"法事半功倍

如何正确使用"面壁思过"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执业临床心理学家、知名教育专家乔治·M.卡帕卡在《这样跟孩子定规矩 孩子最不会抵触》一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步骤。

  • 告知孩子停止他的行为动作

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时,就像纯纯的孩子,打骂家里来坐的客人,我们应当先让孩子停止他的行为,并告知他那样是不对的。

  • 给孩子一个警报

此时,孩子依然不听,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一个警报!我给你15秒的时间,帮你不听话,那么你就要接受面壁的惩罚,这句话说完后,家长只需要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即可。

  • "请"孩子去面壁

家长说完后,孩子依然不听?那么直接"请"孩子去面壁,如果孩子这时跟你产生肢体冲突,那么请你直接把孩子抱过去,需要立即让他面壁思过。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停止攻击行为。

将孩子放在面壁思过的地方后,告诉孩子如果没有你的允许不能离开。如果孩子跑开,你可以拉起他的手重新把他带回来。当孩子在面壁思过地点开始冷静下来,你就要开始计时。面壁思过的时间取决于孩子年龄的大小和行为的严重性。

一般来说,五岁以下的孩子两分钟就够了,而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根据"几岁几分钟"的原则来执行。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平复情绪,过长时间的面壁思过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 等孩子情绪平静,纠正孩子的行为并引导孩子反思

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我们要抱抱孩子,并且温柔的对孩子说,知道妈妈刚才为什么要那么做吗?把原因告诉孩子:因为你对客人阿姨没有礼貌,我们是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哪里错,保证下次不犯这样的错误。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避免对孩子大声呵斥,更要以冷静,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哭闹的情绪,孩子才不会受家长影响,从而更加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