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雨提醒你该穿秋裤啦

2019-10-25     温江生活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霜降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可以反映气温变化

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

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

霜降过后

植物渐渐失去生机

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

而是表示天气渐冷

冻则有霜

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

霜降节气后

深秋景象明显

冷空气越来越频繁

霜降有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霜降之日“豺祭兽”,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后五日“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三候蜇虫咸俯

再五日“蛰虫咸俯”,咸是皆,俯首帖耳的“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降过后

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

漫山遍野一片红黄色

如火似锦

美不胜收

霜降时节

还有这些有意思的习俗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节气来临

气温逐渐降低

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

栗子是这时的进补佳品

一些地方要吃红柿

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

此时节,昼夜温差大

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起居规律不可贪睡

及时添衣预防感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PaBBG4BMH2_cNUgAMp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