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好不好,看这两个地方就知道!用好3招,血管畅通、人更长寿

2019-09-26   BTV养生堂

在阅读养生文章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血管堵塞”这个词,比如糖尿病人因体内长期的高血糖环境致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如果没能及时调整,血管就很容易发生堵塞。

堵塞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可能会导致心梗;发生在肺部,就会引发肺栓塞……危险性极高!

都有哪些诱因会造成血管堵塞?血管被堵了又有什么方法能尽早发现呢?

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通常有以下这几个:

1,高血脂

糖尿病会导致体内脂蛋白合成、代谢过程异常,故糖友常合并有高血脂。血液内脂类物质过多时,它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斑块、血栓,阻碍血液流动。可以说,高血脂是最常见的导致血管阻塞的原因。

2,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症,在血压不断增高的情况下,血管会发生变形。长期如此,血管内膜会受损,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就会钻入血管壁的破损处,并逐渐形成瘢痕样的增生,血管壁不断增厚,致使管腔狭窄,最终就会造成血管堵塞。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小心。

3,抽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压上升烟碱能促使血管收缩,再加上一氧化碳会严重扰乱肝脏的脂肪代谢,因此吸烟对血管的损伤极大,很容易引发血稠和血管斑块。

有实验曾经证明,烟草浸出物可使实验小白鼠动脉发生炎性病变,进而导致血管狭窄阻塞,戒烟后情况能有所缓解。

4,久坐不动

缺乏运动时,体内各个脏器及血管会经常性地处于静止状态,新陈代谢减缓,血流循环变慢,胆固醇、钙化物等在血管中堆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堵塞。据统计,每天固定坐3小时以上的人群患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

对于糖友来说,多动不仅能有效预防血栓,还可以加强全身大血管、微血管供血,预防血管病变,

5,睡眠不足

熬夜、睡眠不足会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紊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减缓、粘稠度增加,糖友血糖波动加剧,血管阻塞风险加大。

当睡眠不足和抽烟两个高危因素叠加,血液粘稠度会比正常时高出8倍,糖友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并发心血管疾病。

6,精神压力

瑞士专家最近证实,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扩张力不足,血液流动减缓,从而造成血脂在血管壁上的沉积。过度紧张、兴奋、愤怒等情绪都会使血管急剧收缩,加速血管老化。为了避免血管阻塞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保持情绪稳定对糖友来说也很重要。

脖子

脖子两侧有明显跳动感的就是颈动脉。颈动脉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大脑,保证大脑血氧供应充足,但因其向上运行多有分叉,更容易受到冲击、发生病变,所以颈动脉一般是最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血管

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cm,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平均降低0.120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而这将导致血管阻塞风险猛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幅增加。

因此,糖友们可以通过测量颈围来评判血管堵塞的风险。用皮尺测量脖子最细一圈的长度,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8cm,女性颈围超过35cm,那就高于正常标准,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

另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40岁以上的糖友每年至少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了解颈部血管情况,避免缺血性中风等其它疾病的发生。

小贴士

如果出现语言障碍、阅读理解能力突然下降、手脚不协调、眼前突然发黑需十多分钟才能缓解的情况,就说明颈动脉堵塞较重,存在斑块甚至斑块已经脱落,需要立刻就诊。

双脚位于离心脏最远端,当血管有问题时,脚会最先有所表现,可以说双脚是反映全身血管健康的一个“窗口”

摸足背动脉

沿着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指缝一直往上,在足背正中的最高点,可以摸到足背动脉的跳动。

如果感觉到这个位置的脉搏跳动规律、有力,就说明血管通畅、健康;相反,如果摸不到足背动脉的脉动,那就说明血管可能已经发生了轻度的血管堵塞

抬腿试验

平躺在沙发或是床上,将双腿抬高与地平线成45度角保持1分钟左右后垂下双腿,注意观察。

如果发现其中一条腿在抬起时会变得苍白待放下后好几分钟才能恢复红润;或是在抬腿时就出现异常的潮红色,这都说明腿部发生了堵塞,已出现了缺血症状。

小贴士

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就会感觉腿酸、痉挛、疲乏无力,需要休息好一会儿,待症状消失后重新行走,没多久又会反复。

当糖友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血管堵塞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就医,血栓脱落游离到别处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

现在很多中青年看上去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实际上血管也在慢慢瘀堵,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不少。所以无论是年轻糖友,还是年龄稍大的糖友,都需要呵护血管,让血液流动更顺畅。

1,身边常备温开水

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释剂”,经常饮用温开水,不仅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还可以促进肠胃道蠕动,加速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及高血压、高血脂人群,每天早起和睡前喝一杯200ml左右的温开水,能有效预防血管阻塞。

2,常做2个动作

运动是促进血液循环最有效的方式,其中,踮脚、勾脚这两个动作能充分改善下肢血液流动,简单、有效、易学,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练。

踮脚

双脚略微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将脚后跟渐渐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坚持2~3秒后落下脚跟回到原地,站稳后重复动作,做20次左右即可。年纪较大的糖友可以扶着椅背来保持平衡,以免跌倒。

勾脚

平躺,双脚自然伸直并拢,用尽全力勾脚尖约10秒钟左右,放松让脚回到原位,休息几秒后继续勾脚,如此反复持续2分钟左右即可。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尽量多做。

3,适当补充营养素

花青素

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花青素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自由基攻击,从而保护血管壁,减少脂质沉积的可能。蓝莓、葡萄、桑葚、紫甘蓝等都是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适当食用对糖友的血糖也有一定益处。

虾青素

虾青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含量,从而来降低血脂,预防血管堵塞。紫菜、海带、虾蟹类以及三文鱼、鳕鱼等鱼类都是虾青素的丰富来源。

维生素P

它能增加细胞的粘附力,提高血管弹性,预防微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荞麦、紫甘蓝、茄子、橘子、橙子、杏等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

健康说

糖尿病人在刚确诊时就应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病变风险因素评估,包括年龄、体重、血压、血脂、肾功能、心功能、动脉硬化、既往病史、家族史等等,从而来科学、合理的进行干预,降低疾病发生风险。此后最好每年复评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