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多大?恶性结节常有这些特征,高危人群更危险

2020-04-05   BTV养生堂

体检查出的肺结节,体检建议只说是定期随访,但心里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结节:“它是良性结节吗?它会是早期肺癌吗?……”

的确,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也是大家较关心的问题。

本期BTV养生堂邀请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胸外科的汪进益医生来讲讲恶性结节的一些特征,为你解开心中对于肺结节的困惑。

对于鉴别肺结节的性质来说,CT是最佳的检查技术,病理诊断则是“金标准”。我们从CT影像学上来看,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看结节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结节的大小,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小于1厘米的,良性的可能性很大。还可以看生长速度,从发现结节到随访2年显示无变化,提示良性结节。还可以看结节的边缘,边缘分叶、不规则的提示恶性,如果结节伴有晕征、分叶在恶性结节中占重要比例。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肺结节的内部特征。肺结节内部局灶性的脂肪是错构瘤或脂质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当结节的横断面10%以上是钙化可诊断为良性;恶性结节可以有钙化,但几率较小。从结节密度的角度来说,纯磨玻璃结节常代表良性过程,如炎性病变,但是也包括癌前病变;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很高;实性结节恶性的概率比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低。含气支气管特征的肺结节常见于肺腺癌结节。

另外,对于大于1.0cm的肺结节, 有时候需要做PET-CT,有助于精准鉴别良恶性。

我们还会根据病人病史、肺结节生长的位置等情况来评估肺结节的恶性风险。

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吸烟史越长的患者,他们的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重度吸烟者;有肺癌的家族史或者有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史也是肺部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

病人病史中,肺结节病灶的大小也是评估依据。初次筛查时,结节多大,随访过程中结节有没有变大。结节越大,恶性的风险越高。当结节直径大于8 mm时,应该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我们还要看肺结节生长的位置,多数恶性结节位于肺上叶,右肺上叶较多见。

大概了解了结节的良恶性如何判断,接着来说说临床上是如何处理不同恶性风险的肺结节的。

对于实性结节来说,直经≥15mm 或者介于8mm-15mm之间有表现出恶性CT征象者,结合临床病史有肺癌高危因素的,首选手术治疗;对肺癌可能性较小的、直径介于5mm-15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随访观察其生长特性;直径<5mm的肺癌低危结节的实性结节,建议1年后随访。

对于部分实性结节来说,这种恶性风险相对比较高一点。尤其是直径>8mm的部分实性结节需综合考虑后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或3个月后CT复查;直径≤8mm的部分实性结节定义为中危结节,建议3-6个月随访一次,至少2年随访一次。

对于肺磨玻璃结节来说,直径> 5mm的纯磨玻璃结节,也是建议3-6个月、至少2年随访一次;直径<5mm的纯磨玻璃结节,我们建议定期CT随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听了汪进益医生的讲解,心里是不是有谱了些。无论你判断下来自己的肺结节恶性概率有多大,都需要跟你的医生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住疾病进展。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还不够解答你心中对于肺结节的困惑,在BTV养生堂的专栏也有一门专门讲肺结节的音频课程——《肺结节通识8讲》

课程主讲人就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汪进益医生。汪进益医生拥有医学双硕士加博士的扎实学术功底,有20余年心胸外科的丰富临床经验,还曾因为在医疗行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和良好的社会声望获得“胡润·中国好医生”的荣誉称号。

在课程中,汪医生会给你全面系统地讲讲肺结节的前因后果,让你一次性掌握肺结节的防治关键,帮助你坦然面对肺结节。

不用特意跑到上海,也不用排队抢专家号,在家花个80分钟时间就能聆听专家关于肺结节的超值干货!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肺结节,只有充分了解它,才能更好地打败它。

点击下方专栏订阅课程,现在开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