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区发烧的5天5夜

2020-02-02   知音真实故事

大家好,我是牙叔。疫情进行时,有人守在家里忧心忡忡,有人冲锋在前甘当勇者。还有的,如今天的文章的作者:在疑似患者的身份中经历了心境的大起大落。

我们将以实录的形式讲出她的故事。

坐标: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

姓名:邱虹

年龄:18岁

性别:

职业:上海大二学生

01

说巧不巧,大半年都没有感冒过的我,竟然在人人谈“疫”色变的节骨眼上,高烧数日,成了疑似患者!

我家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在上海读大学。学校放假后,我是2020年1月11日到的家。

从上海回家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是搭乘上海到潜江的动车,再从潜江坐公汽回家;一是搭乘上海到武汉的动车,再从武汉坐公汽回家。

我之前没有抢到直达潜江的车票,只好买了到武昌的票。

后来,生病的我为此后悔了好几天。

回家后,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浑身各种不适:脸上背上的疙瘩骤然增多、脸上的皮肤干燥至起皮、嗓子感觉冒烟、嘴唇一度裂至开口。

我找老妈要唇膏,她说我这种情况唇膏不顶用,递凡士林给我擦,我嫌凡士林太油,涂上变“猪油嘴”严重影响形象,于是拒绝使用。

嘴唇开裂导致很多好东西不能吃,回家那几天饮食清淡,而且一直吃得很少,不知道这是不是造成我抵抗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总之两三天后,我就出现了轻微的感冒症状,偶尔打喷嚏流清涕。老妈让我喝999感冒灵冲剂,我喝了两袋后,感觉有所好转就停喝了。

治好流感的三大神药

17号晚上有同学约聊天,我不顾老妈苦口婆心的劝说,“晚上寒气太重,多穿点”。为了风度,我像平时一样穿着出去了,和同学在湖边散步直到晚上十点半才回家。

第二天起床时,我感觉头晕,老妈恨恨地说肯定是受了凉,让我喝感冒药。我不以为然,觉得是自己休息不足,或者是手机看多了。

到了19号白天,整个人很乏力,头晕加剧,但不打喷嚏,嗓子也不疼,我就没往感冒上想。到了晚上体温起来了,一查竟然达到39度,老妈赶紧给我弄了一颗布洛芬吃。

流了一身汗,却没有退烧,第二天早上起来,仍是39度,老妈急了,心存疑虑地祈祷:“千万不要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啊!”

02

那时,老妈天天上网,信息还是蛮灵通的。

我也有所耳闻,但我们都觉得这个病毒离我们很遥远,怎么可能传到我呢?况且传到这么远的小县城,那不得全国乱套啊?政府也不允许啊!

但这次发烧头疼远胜于常,我觉得不妙,不敢掉以轻心。在老妈的极力配合下,我们戴好口罩赶紧打的去医院。

20号上午到我们县人民医院时,我看见导医台的工作人员戴着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听说我回家时经过武汉,帮我填了资料后,就指点我去呼吸内科看病。

我进去的时候,有四五个病人和陪同家属围着医生呈半圆形,几个病人都戴着口罩,让我诧异的是医生却没有戴。

当我说出自己曾经过武汉时,周围的人明显一惊,倏地向外“炸”散一步。

医生也赶紧掏出口罩戴上,继续给我填写病历,我暗想,万一我真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你这防范措施也太迟了吧。

医生拿出听诊器给我听了肺部后,说没有问题,又给我开了拍胸片和查血常规的单子。

胸片检查结果很正常,医生说看血常规结果有点炎症,我问是否需要输液,他说不用,接着给我开了两粒退热栓和几盒药。

肺部很好!我心里一阵窃喜:哪有那么倒霉就被我碰上?!

胸片结果正常

高兴没有持续太久,回家后体温一直居高不下,我头疼欲裂,心里再度恐慌起来:听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表现多种多样,不会是医生没有经验,没有查出来吧。

况且老是这么烧,只怕要把脑子烧坏。不行,晚上说什么都要去输液。

20号晚上6点左右,我和老妈再次前往医院急诊科。

这次接诊的医生戴着口罩,说我的情况不用输液,只需继续吃药,用退热栓降烧,但听他说新型肺炎有14天的潜伏期,我和老妈瞬间感觉就不好了,恐怕我真的是没有表现出症状的病例呢?

于是我坚持要求输液,不管有效无效,总能得点安慰。那晚输液完回家时已是十点。

03

第二天,恰巧教我高中化学的老师从北京旅游回来,爸爸和他是朋友,要为他设宴接风洗尘,可我正发着高烧,确实难受,而且我的病情不明,万一真是传染病就不好了。

父母开始觉得我不去很不懂事,听完我的解释后,觉得很有道理,便说到时老师若问起,我们随便编个理由搪塞一下。

我其实很想劝父母取消这次聚会,但又觉得不合礼数,便由他们去。

事后我再想起这件事时,真是胆颤心惊:万一我真的是没有查出来的新型肺炎,父母又被我传染上了,他们这次请客,岂不是害了老师和同桌的其他人!简直不敢回想。

中午我接到初中同学的电话,我们五六个相好的同学已连续四年都会在年前聚会。这次我拒绝得很无奈,想到他们在一起狂欢的盛况,心里如猫爪挠。

21号下午再去医院输液时,我发现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导医台的工作人员换上了N95口罩,交费处的工作人员也戴上了口罩,且站在离柜面远远的地方,一脸警惕地看着我。

回家后躺在床上的我赶紧恶补关于新型肺炎的各种消息,以前忽略的都被我翻找了出来,越看越忐忑。

我在同学群里发了自己发烧的消息,有人调笑我:“组长,你不会是感染肺炎了吧?要挺住啊!千万别倒下!”还有人调侃要我自行“屏幕隔离”。

和他们聊一聊,我心里的担忧稍微减少了点,可安静下来后,心里却生出更多的慌乱。

网络让同学们都知道湖北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我虽然不住武汉,可我在武汉打过转,谁知道在人流如潮的车站里,我有没有因此感染上那个病毒呢。

连着两天的液白输了,烧一点退的迹象都没有,倒是汗一身接一身地流,整个人变得虚弱起来。

22号上午,我心里乱糟糟,照着网上新型肺炎的各项指标一一自我比对:乏力、咳嗽、咽痛,高烧。坏了,高烧和乏力这两项我都有了。

不行,说什么都得先把烧退下来。我心里后悔得要命:如果不在武汉转乘,就算发再高的烧,我也不用往新型肺炎上去怀疑啊。

就算真的是感冒,那也太不是时候了。看到网上甚嚣尘上的新型肺炎传闻,父母也紧张了,当天下午就赶往市一医。

市一医气氛明显一紧,导医台在给我登记测体温后,迅速指导我到发热门诊排队。

发热门诊是临时开辟的一个小地方,分两个房间在看,医生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我又惊又怕。发热门诊负责登记的小姐姐却只穿着一次性的防护服和口罩,她就不怕感染吗?

小姐姐把陪同的家属都赶出去,说是怕传染,然后把我们排成两队,每队大约十多人,空间太小,大家不得不挨得紧紧的。

我看排队的大都是从各地高校返家的大学生,都戴着口罩,我戴着两层一次性口罩,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里面有个新型肺炎把我传上,或者说万一我也是新型肺炎传给别人。

排队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普通感冒来这里排队染上,那岂不是冤死,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避免交叉感染吗?

直到五点半,看得出医生已经很疲劳了,但仍然坚持把最后两三个看完。

等胸部CT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出来后,已是晚上七点多。

我的血常规单子上写着“病毒性感”——我的心“咯噔”一跳——感字在单子的边缘,后面明显应该还有个字,但没有打印上去。

前后两次血常规报告单

要命啊!竟然少了个最关键的字,到底是感染还是感冒呢?

04

因为胸部CT只拿到了三张片子,至于结果,得等到明早十点钟才能打印出来。我们等不及,便拿着这些结果去急诊科报到。不知道自己的肺部情况究竟怎样,我们一家心里都是“黑”的。

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的是新型肺炎,我也坚决不哭。

可能因为是夜里,在急诊科排队的并不多,五六个人的样子。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互相打量的眼神十分警惕,彼此间都不说话,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很可疑,都是可能携带新型肺炎病毒的人。

急诊科医生也是全副武装,她仔细看过我的三张胸片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十分肯定地说我只是得了流感,不是肺炎,需要几天康复,继续吃药不用担心。

我听到结果的一刻,简直有种被大赦的惊喜冲动,我父母原本凝重的表情也瞬间如春水般化开。

23号一早,老爸就给我讲他昨晚做过的梦。说他和老妈开车送我到大学,副驾上坐的是已经过世多年的奶奶,梦里他经历了一系列恐怖事件。

我怀疑老爸之前被我的病情吓到了,所以做噩梦。

老妈却说可能是奶奶在托梦给她烧点钱花。每年大年三十下午去给奶奶上坟,是家族成员的固定行程,今年老爸却说算了,不回去了,等我把病养好再说。

回家后,我天天按时吃药,时刻关注市政府和县政府发布的消息,看到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的烧到24号早上时成功退到37.2度,但我已经不敢再上街了。既怕别人把病传给我,也怕自己把流感传给别人。

一想到那些和自己一样因为流感发烧而去医院排队,从而增加感染新型肺炎风险的患者,就阵阵揪心,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却还以为自己真的一开始就是新型肺炎患者呢!

05

25号,我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至此,我的心结结实实地落了地。

楼下的宣传车敞着大喇叭,一天两次走街串巷地播报政府防疫精神,要求大家没事不要出门,都呆在自家,接着是封村封路。

封城后的汉津大道上空旷无人

不断升级的防疫举措让回到乡下老家的表哥担忧不已。在武汉工作的表哥于19号回家,他居住在汉口火车站附近,他有些轻微咳嗽。

第一次和他通电话时,他没当个数,说自己身体好,感冒咳嗽不算病,每次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二次我和表哥提起新型肺炎有14天的潜伏期时,表哥明显变得忧心忡忡,对自己的咳嗽也开始产生怀疑,觉得也许不是单纯的小感冒,毕竟发生在这么敏感的时期,自己的住所又挨着华南海鲜市场。

我问他是否发烧,他说没有,我再问他全身是否乏力,他说身上有劲,转而又说感觉左臂有些酸痛,总之对自己是否健康不能十分肯定。

其实从武汉回来未必就是感染了,也许是心理恐慌,放大了表哥身体的不适。

我提议表哥在家自行隔离,他显得很无奈,说:“怎么隔离?在村里和镇上的药店连口罩也买不到,我目前戴的口罩已经戴好几天了。”

昨天再次和表哥通话时,他说想去拍个胸部CT,还想买点药治治咳嗽,但是村路已经封锁出不去。

说着说着,三十二岁的表哥竟然哭起来了。

我听着心酸,想到了自己曾无比惶恐的那几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他。

今天早上,我再和表哥通话时,他的声调明显轻快了许多。原来他在家里连喝两天蜂蜜水,如果不是特别关注,几乎感觉不到咳嗽这回事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体温一直正常,而且他听说新型肺炎靠自身免疫力可以自愈。

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很多时候,疫病没有摧垮我们,我们倒被惊吓和不停的怀疑吓倒了。

连日来阴雨绵绵,虽然每一天,我都感觉很漫长,但我知道,阳光就在眼前……


钟南山院士在公开演讲中提到,

生病一半的问题是出现在心理上。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一个人怎么处事,你的身体就会怎么去表现。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身体有发热,无力,鼻塞等症状时,并不意味着一定染上了当下的肺炎。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和流感有相似之处。所以当症状出现时,先在心理上不要恐慌,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更何况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表现轻微,一周左右自愈,且预后良好,只有少部分可能进展为危重症。

正如作者安宁所说:其实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糟。只是,我们先被惊吓和怀疑吓倒了。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越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越要好好吃饭,斗志昂扬。唯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勇者。

愿你我,都做生活的勇者,自己的勇者。


疫情之下,我的故事

知音真实故事向所有读者征稿。了解疫情的读者、志愿者、患者、媒体同行和医护人员,我们想要征集你们身边发生的,疫情之下你的独家故事。

1、征稿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图片 、视频均可。

2、客观真实,不造谣,不传谣。

欢迎投稿:

zhenshigushizx@163.com,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