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五百年前国家地图集藏于美国,当时南直隶庐州府舒城县

2019-07-20   出外龙舒人

作者:束文杰

早有耳闻,美国国会图书馆官方网站藏有几百种中国历史地图,笔者闲时无事便前往登录查看。网站数据显示,仅中文地图便有264种,在其资源库(以语言文字划分)数量上排行第四位,仅次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当然,也有其他语言文字的地图涉及中国,多是西洋传教士所绘制。地图涉及区域,既有全国性,也有地方上的省、府(州)、县等,还有一些城池(市)图和江河流域、水利、铁路专题图,等等。地图绘制风格和方法,更是种繁各异,这里不多作阐述。

美国国会图书馆首页(来源 | 网络截图)

随意翻阅中文地图目录,笔者被其中一部名为《大明舆地图》(Da Ming yu di tu)所吸引。对于这本地图集,该网站显示的信息如下:

其他名称:大明与地图、大明帝国地图集(Atlas of the Ming Empire)。

贡献者:兰登·沃纳(Warner, Langdon),1881—1955。

出版时间:1547—1559。

作品类型:1800年以前的作品,手稿。

备注:1929年由沃纳收购。地图集共有18幅地图,其中包括13个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辽东、甘肃,2个直隶(北直隶、南直隶)和嘉靖年间的全国地图。“与地总图”使用中国网格系统,每个方格代表500英里。地图集封底有“康熙按七年(1668年)五月初上纳,南阳县监”字样。

储存地点:美国国会图书馆地理和地图部。

《大明舆地图》部分书影(来源 | 网络截图)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新贵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白鸿叶曾对该图集绘制时间,做过周密严谨的考证。“根据图中行政治所的迁移和行政建置置废的变化”,最终判断为“嘉靖三十七年至嘉靖四十年间(1558—1561年)此时间与原网站显示时间相比,最迟时间稍晚几年。

《大明舆地图》封面和封底

与方志舆图绘制方法相似,此地图集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来表现山脉、河流和长城等地面形物。其中,山脉为绿色,黄河为黄色,其他河流、湖泊则为灰色。说了那么多,安徽省在哪儿?舒城县又在哪儿呢?了解中国历史的应该清楚,安徽省设立于清代初年,此时全省大部地图与今日的江苏省、上海市合体为“南直隶”。而舒城县,则属于南直隶旗下的“庐州府”(驻合肥县,今合肥市)。

《南直隶舆图》

笔者将庐州府部分单制一图:大明南直隶庐州舆图。图中除了注明府属八县(合肥、舒城、六安、霍山、英山、庐江、巢县、无为),还有紫蓬、鸡鸣、九公、春秋、龙眠、罕山、浮槎、须濡、巢山等山脉,巢湖、江水、淠河、淝水、濠水等河流湖泊,以及虎门、㝎城二关。

大明南直隶庐州舆图(制作 | 束文杰)

其中,鸡鸣山位于今合肥市蜀山区,紫蓬山位于今合肥市肥西县,浮槎山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巢山位于合肥市巢湖市,龙眠山、春秋山位于六安市舒城县,九公山(今九公寨)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淝水今为南淝河,濠水今已枯竭,江水今为长江安徽段(皖江)。罕山、须濡山以及虎门、㝎城二关待考证。

另有读者提出,图中位置信息错误较多。《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大明舆地图>绘制时间考略》中指出:“图的方位,上南下北”。纵览全图,除了霍山与六安位置、龙眠与春秋山位置颠倒外,其他大抵相近。

《南直隶舆图》(局部)

尽管图中出现错误,并不会影响其文化意义。对于研究明代时期的历史和地理,这本《大明舆地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作者:束文杰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