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故意将4岁儿子丢在超市,孩子的“自救”,堪称科教书

2019-10-12   奶果妈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我们生活中,免不了要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公众场合,例如超市,游乐园或者大型的商城等。孩子总是爱跑爱闹的,所以在这些公众场合,可能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不知跑到哪去了。大部分时间兜兜转转可能还是能找到孩子的,但是如果出现孩子真的走失的情况,那么此时孩子的"自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案例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肖肖去超市购物。肖肖的爸爸在平日生活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与安全意识。所以肖肖也养成了比较独立的好习惯。

在准备结账的的时候,肖肖蹲在海鲜区看着鱼虾。此时爸爸突发奇想考验一下肖肖如果他发现自己"走失"了会是什么反应。

肖肖看了几分钟后开始回去找爸爸妈妈,可是他左跑又看方发现自己找不到爸爸妈妈,犹豫的站了一下。

但令人惊讶的是,肖肖没犹豫多久,走到收银台旁边的保安叔叔身旁说了几句话,然后跟着保安叔叔一起乘电梯到了商场的一楼的广播台,肖肖和广播台姐姐说了几句话后,寻找肖肖爸爸妈妈的广播便响了起来。这时躲在一旁的爸爸妈妈开心地笑了起来。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被肖肖的勇敢机智所折服,也对肖肖爸爸的教育所感到敬佩。

分析

  • "自救"意识应该从小灌输

从小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

许多意识与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从小就要注重对孩子自立安全意识的培养。

比如告诉孩子,当在人流多的地方走丢了,千万不能大哭,不然小心被坏人盯上了。而让孩子学会去找正确的人帮助自己。并且让孩子还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用危险推导法来让孩子们领悟危险

每个孩子都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常常趁大人们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或者做一些危险的事。

这时候,家长可将孩子的危险行为通过拍照、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再与孩子探讨这些危险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会产生什么危险,让孩子在脑海中体验并且领悟这些危险的后果。

2、先培养,后实践

在外部环境中的引导实践

教孩子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与自己的详细住址,以及教会孩子拨打110,119,120等求助电话。让孩子知道相应紧急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拨打这些电话求助。

平常带孩子外出时,教孩子辨别一些警察或者一系列安保人员,告诉他们无助时是可以向叔叔们寻求帮助的。

父母也要做正确的榜样

孩子的成长是具有模仿性的,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保证自己能按红绿灯过马路,走路不看手机,开车系好安全带等一系列安全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所以,先我们自身做好,后才能言传身教。

总结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守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重要的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不能天天守着孩子保护他们的安全。所以,系统的安全知识的灌输和正确安全习惯的培养,是孩子一生里最重要的课程。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