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01
“死亡之照”
这个月,微博热搜不知道爆了多少次。
曾经甜翻网友的“双宋“CP宣布离婚;
历经风雨以为会永远在一起的“冰晨“和平分手;
虽然有唐艺昕张若昀的“神仙爱情压阵”,也挡不住众网友对感情的质疑:“我们,还能相信爱情吗?”
据数据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离婚率仅为0.7%,而时至今日,我国的离婚率已高达39%。
现在这个社会,爱情很多人来说,是太过虚幻的东西, 然而,在作者茨威格的笔下,却有一个女人,用漫长的一生去爱一个人。
说起茨威格,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和夫人洛蒂的最后一张照片和留下的那封遗书:
|茨威格和夫人洛蒂
我出于自愿、神智清醒地与人生诀别。
这之前还要履行最后一项义务:我衷心感谢这个奇妙国度巴西,感谢这如此友善好客的憩息之地,容我以生活、工作。
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比起其他任何地方来,我都更愿意在此地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以取代我业已沉沦的母语世界,那业也自毁的精神之乡,欧罗巴。
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新生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我的力量却由于常年无家、天涯浪迹,而消耗殆尽。
所以最好我还是及时地、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生命始终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活动是最纯的快乐,个人自由为最高的财富。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度过漫漫长夜之后还能看到黎明初起,而我,太过心急,先走了。
于彼得罗保利斯,1942年2月22日
|茨威格和夫人洛蒂
茨威格的这份遗书写于自杀当天,死后在其写字桌上发现的。
1942年2月22日午后至下午4点钟之间,茨威格夫妇服了超量巴比妥后便一起躺下,茨威格穿着衬衫、裤子、打着领带,夫人洛蒂浴后穿一件和服式的印花晨衣。
在中国,“茨威格热”一直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刻画人物心理的能力太强了,特别是女人。
比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为爱痴狂一生的女人。
|茨威格青年时期
/ Part 02
“那些人都要来爱我,而我却只爱你”
这封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女人孤独而又凄美的一生,我亦品了一遍又一遍。
刚开始,我感到透不过气,认为这是一部令人绝望的作品,甚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它奉为爱情的圭臬。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13岁初遇倾心。
19岁委身于他,共度三晚。
多年后因舞会上的炙热目光,抛弃搭档,随他回家过夜。
她一生所爱,拼劲全力得来的邂逅,不过是他始终无法记起的某次艳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他们是邻居,她为他生下孩子,她为了孩子卖身,她们在音乐会上,在公园里,在大街上相遇,而作家从来都没有认出她是谁。
可悲的是,作家的老管家,却只是一眼,便认出了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张爱玲说:“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他于她,是生命的一切,生活的所有。
而她于他,不过是一粒尘埃。
我无法想象,几千个日日夜夜,这个被伤得体无完肤得女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更不知道,上完床后作家塞给她的钞票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说:“那些人都要来爱我,可我却只爱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可最后,即使是在看完这封信后,作家都想不起这个爱他一生的女人!
我本是厌恶这个人的,厌恶她为了一个男人自轻自贱,厌恶她好好的生活不过,非要喜欢这样一个流连风月的男人。
可我又忍不住捧起这本书,捧起这段让人泪流满面的爱。
与其说这是一场绝美的暗恋,还不如说这是女人自我选择的慢性自杀。
想想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把“爱”挂在嘴边,说得简单轻巧,却随时都能转身对另一个人说同样肉麻的话,做同样看似永恒的承诺。
前段时间的“杀妻骗保”案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他们为了利益,所作所为只能用“可耻”二字形容。
而来信的女人,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仍然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茨威格对产科医院的描述的片段简直让人心惊,他说:
“这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的医院。是一个屠宰场。”
女人说,医院的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候,可为了孩子,她还是选择了待在那个屠宰场一样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爱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暗恋。
这意味着你要做好没有任何回馈的准备,书中这个将暗恋进行到底的女人,诠释了“爱”最决绝的样子。
她用一生告诉作家: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 Part 03
“爱上你是最终极的寂寞,也是唯一的自由”
李健在《传奇》里唱到: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作词人刘兵说:“我们想写爱情,想写那种高贵的,不媚俗的,真正的爱情。
”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了他们想要的感觉。
很多人说: “如果没有这段暗恋,女人的生活将更有意义!”
我想,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根本没看懂这本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前段时间,宋丹丹在微博写的一段话刷屏了朋友圈,她说:
“因为我是真爱你,所以你有真自由,人生很短,你的人生你做主,情人节快乐!”
茨威格在小说的结尾,没有批判任何一个人。
不怪作家太风流,不怪女人太偏执。
这一切,都是自由的选择。
没遇到作家之前,女人形容自己的生活郁郁寡欢,杂乱无章,就像是一个蒙着灰尘,布满蛛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
在她看来,自己的一生,是从认识作家的那一天开始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那一天之后的每一个明天,即使是等待,也有它的意义。
见不到时候的想念,遇见后没被认出来的难过,看见作家与别的女人缠绵的揪心,都是女人愿意的。
她想要的,是一段没有杂质的爱。
为了维护这段带着一圈灵光的爱,那些应该承受的痛苦,她都愿意全盘接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
突然想起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
张爱玲说: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她与胡兰成爱情虽然走向了悲剧,但至少,他们的灵魂曾激情碰撞过,当意识到不值得后,也做到了及时止损。
或许,对于现代人来说,张爱玲的做法更为理智,因为她没有让自己陷入绝境中。
如果是我们,也会这样选择吧。
会把那个人放在心里,然后为自己而活。
可是,为爱情而活的一生,看似傻气,又何尝不伟大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如果你还在存在“到底应不应该相信爱情”这种疑虑,或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能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