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2019年度十大好书揭晓

2019-12-18   探照灯


经过两个月的忙碌,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2019十大好书揭晓啦!

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是专业的“评论人和媒体书评人”奖。由资深媒体人张英发起创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 一批活跃的学者、作家、媒体人组成评委会,只评当年新出版的中文原创文学图书,以中青年作家为评选对象。


在文学的大海里,发现隐藏的帆船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岛屿和灯塔,标记点亮这些文学地标。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关注中国现实和社会变革,书写“沉默的大多数”为对象,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文学作品。


中文原创,民众立场,文学品格,创新至上。


由邱华栋、张英、邵燕君、张莉、姚海军、徐晨亮、张弘、刘蒙之、黄惊涛、张维特、陈斌十位书评人,按照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长篇类型小说、散文集、非虚构写作、历史写作六个类别,从近100本中文原创好书中,珍重评选出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2019年度十大好书。


以下为2019年度文学十大好书名单,感谢这些图书的作者,编辑和出版社!


1.年度长篇小说奖·《云中记》阿来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4月

责任编辑:王淑红 王倩


获奖理由:

《云中记》是2019年长篇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这是深具史诗气质的长篇小说,关于藏族祭司祭祀亡灵,关于如何治愈人的疼痛与伤痕,也关于如何安妥无以依归的灵魂。将生死与灾难思考置于人与神、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云中记》庄重庄严又感人至深,深情辗转又诗性洋溢,堪称我们时代的又一部“心灵史”。沉痛与爱惜并在,喧哗与澄明共存,这是阿来以深具魅性与魔力的文字为无数心灵奏起的安魂曲。高贵悠扬、哀而不伤,《云中记》是属于我们时代、也能跨越我们时代而不断流传的文学名曲。


2.年度长篇小说奖·《人,或所有的士兵》邓一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责任编辑:张春晓


获奖理由:


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构思宏阔,基于来自多国档案的丰富史料,以1941年香港保卫战为背景,以法庭自述、法庭举证与庭外调查为框架,多维度复现主人公郁漱石在人间地狱般的日军战俘营里三年零八个月的经历,以及他一个人的抵抗。郁漱石抵抗的不只是暴虐的侵略者与不义的战争,更是一切抹杀个人存在的暗黑力量。极端的处境之下个体的孤独与恐惧,由此映照、连通起所有人的命运,呈现出英雄主义的色彩。体量之大、叙事之重与思想之深,使得邓一光这部长篇新作成为当下文坛孤绝的风景。


3.年度长篇小说处女作奖·《苔》周恺

中信出版社

2019年5月

责任编辑:章武

获奖理由:



长篇小说《苔》以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嘉定(乐山)为舞台,将个人命运、家族兴衰与商贾买办、袍哥行会、茶馆酒肆等等乡野众生相,及甲午、庚子、废科、保路等节点的时代风云,细密编织为一体。历史细节的深掘,方言声腔的引入,体现了与李劼人等主流叙述之外的文学传统的对话,更体现了当下青年作家为自我重建精神参照系的雄心,打破了文学界对这代作家的刻板印象。不同于既有的家族史诗叙事模式,90后作家周恺这部长篇处女作,凝视历史转弯处混沌涌动的日常与个体浮萍般的命运,那充满表情的方言声腔既是他的美学标识,也代表着他所立足的写作伦理。


4. 年度中短篇小说集·《鲛在水中央》孙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

责任编辑:薛健,刘诗哲


获奖理由:

孙频是新一代作家中的优秀代表,近年来,她以一系列卓而不群的中短篇作品带给读者惊异与惊喜。《鲛在水中央》中,她向那些生命荒芜但又不断向上的人、向那些身陷泥沼但又渴望清洁的人、向那些拔着头发渴望脱离凡尘的人致意;她刻下我们时代平凡普通人饱经风霜的面容,更刻下他们丰富而柔软的心灵。《鲛在水中央》是对我们时代有独特思考力和洞察力的优秀中篇小说集,从容又饱满,沧桑又明亮,复杂又纯粹,百转千回而别有洞天,由此,孙频作品已经生成独属于孙频的复杂而又深具魅力的小说调性。


5. 年度中短篇小说集·《浮生二十一章》任晓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

责任编辑:韩晓征


获奖理由:


《浮生二十一章》源于任晓雯近年来在《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每篇仅两千余字,却勾勒出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命运线条。任晓雯重新阐释了“浮生”这个词汇原本包含的丰富内涵,试图为历史尘埃中的无名者立传,体察小人物的惶惑与伤痛、志气与坚韧,勘测人性的幽微处与不确定性。服饰、风物、语汇乃至精神面貌等历史细节,扎实精准,召唤出人物背后的浩大历史。借鉴自非虚构写作的个案深描写法与对小说语言的苦心经营,互为支撑,代表了当代小说在内在品格与传播形态上呈现的全新可能性。


6.年度散文集·《致江东父老》李修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

责任编辑:陈新文,陈漫清


获奖理由:


2019年是属于李修文的散文年。从年初到岁末,《致江东父老》中的诸多篇章在各大文学期刊陆续发表,引起广泛反响。《致江东父老》中,作家跨过大江大河,敦煌戈壁、山川沙漠;辨认出大地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可怜人、可爱人,父老乡亲;他以文字滴血认亲,认出他们,也认出我们。有力拓展散文写作边界,将传奇、戏曲、戏剧、电影、音乐、小说等技法杂糅,写下所见、所感、所思与所爱,也写下万千百姓的情义与悲欢。由此,李修文成为当代散文创作领域独具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的“新说书人”。


重回中国新文学初心,重建当代散文写作应该有的广度、密度、深度与温度,《致江东父老》是2019年度中国散文创作丰美而珍贵的收获。


7.年度长篇类型小说·《群星》七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

责任编辑:赵萍、涂俊杰


获奖理由:

在这个科幻文学全面内卷的时代,在这个科幻文学仍跟读者存在距离的时代,七月的长篇科幻《群星》显得弥足珍贵。《群星》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小说,作者以一个偶发事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浩渺而残暴的宇宙图景,黑暗不再是宇宙的唯一底色,人类必须在向内和向外之间做出选择;与此同时,《群星》又延续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七月将背景放在成都,通过挖掘地域特色拉近读者距离,与此同时,又通过一场房产纠纷切实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选择进程。《群星》一边用真实生活的骨血打底,一边颠覆读者对于宇宙的认知,最终奏响一曲人类文明之歌。


8.年度长篇类型小说·《残次品》Priest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2月

责任编辑:孙建兵


获奖理由:


Priest堪称网络文学“女性向”写作中的“旗帜性”作家,既在圈内赢得极高口碑,又能在“圈外”传统读者间获得高度认可。其写作格局宏大,立意深远,内怀精英气质,在目前尚以写小世界情感关系为主导的言情书写中,具有明显的超越性。《残次品》设定在未来星际战争的大背景下,精英主角们带领身处底层的“科技弃民”(残次品)打碎科技“恶托邦”的梦魇,完成社会变革,获得生存权。小说直接致敬《1984》《美丽新世界》等经典,在后人类境况中,延续了在《默读》等前作中对自由、正义、救赎等命题的反思。虽然对宏大主题的执着让全文略有失衡之感,但不失为一部颇具诚意和探索勇气的磅礴之作。


9.年度非虚构写作·《寂静的孩子》袁凌

中信出版社

2019年10月

责任编辑:任柳


获奖理由:


袁凌是位真正的非虚构作家,在他身上,有着非虚构写作哲学中拒绝热点的浓厚底色。他把硬核采写与诗意书写相结合,像盖•特立斯式一样关注普通日常,又像阿摩司·奥兹一样洞悉普通人的内心悲喜。《寂静的孩子》继承了他一贯的价值与美学,书中36个故事书写了70多位儿童的痛楚与期待、喧嚣与死寂。逼真而洗练、忍心而温热、节省而诗化的叙事徐徐流淌出他们生活真实到惨白的面目,却又浸润着莫名的希望。这部作品是成人向孩子致歉的长信,召唤我们俯下身体去感知孩童世界的璀璨。关爱孩子,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更是关爱我们共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袁凌用心灵感受生命,用耳目感受苦难,用责任烛照未来。他是位固执的非虚构作家,聆听小人物是他的命,写作非虚构更是他的命。


10.年度历史写作·《天国之痒》李洁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责任编辑:刘稚


获奖理由:


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近代开端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中重要一环,其史实及评价迄今几度变幻,莫衷一是。李洁非以文学笔法书写太平天国史,以现代视角观历史风云,在众说纷纭、立场各异的观点与理论中,他以史料为支撑,梳理出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衰亡历程,并以理性分析表达客观见解。其笔下饱含人本关怀,对所述人物不偏不倚,持论中正却态度鲜明,不预设立场却有价值取向,坚持论从史出而态度分明,既有史家的客观理性,又有作家的叙事自觉。文史结合乃中国传统,但真实与虚构却不容混淆,《天国之痒》与时俱进,在当下做出了富有进取心的尝试,而作者的思考也引发着读者进一步的探究。

2019探照灯书评人奖评委会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

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

刘蒙之 陕西师范大学

邱华栋 作家

黄惊涛 作家

徐晨亮《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

张维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张弘 资深传媒人《高见之书》

陈斌 《南方周末》


评委会主任

邱华栋 张蓉

总策划 张英

秘书长 刘羿含 陶云飞

组委会 张英 刘羿含 史云 尹雅文


扫一扫,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奖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在图书的大海里,发现隐藏的帆船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岛屿和灯塔,标记点亮这些文学地标。中文好书,民众立场,文学品格,创新至上。每月评出十本月度文学好书榜,年度评出十本年度好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