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男朋友共进午餐,但是他并没有按时出现,这已经是他第3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你会生气吗?会爆发出来吗?还是表面淡定自若,但内心早已怒火燃烧?
面对以上情境,有人欣然接受,有人咆哮大吼,有人能快速息怒,有人却久久不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情绪掌控力”。
要想提升情绪掌控力,走上身心愉悦的幸福之道,我为大家推荐罗纳德.波特-埃弗隆和妻子帕特里夏.波特-埃弗隆联合著作的一本书《制怒心理学》。
一、为什么面对同样情境,我的愤怒持久又猛烈?
“不知道为什么,丁点的小事我就忍不住要发火。孩子题目做不上来,老公没按我的要求做饭,快递延迟了半天送来等等碰到这些情况时,我的火总是噌一下上来,止都止不住!”
《制怒心理学》中写,其实,愤怒来之前有很多警告信号:身体上的改变,比如呼吸加快、音调提高;情绪上的提示,比如心慌意乱,隐隐头痛;还会有愤怒的想法,就像“我再也不做这件事了,再也不忍了”。
所有信号都在提示人们,你马上就要生气了!
完全感受不到这些信号是很困难的,但每人控制程度不同。
有证据表明:一些人的大脑在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控制方面要弱一些。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手里有把枪,而且这把枪已经上膛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愤怒爆发之前的警告信号,因此也就无法控制自己。
另外,他们并没有为自身情绪装上一套“刹车片”,在不断加速、不断冲刺,却突然遇到危险时,没有刹车片要慢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相当于,一辆快速行驶中的车子,导航几次提醒你前方有障碍,你不仅没有听到,而且在看到后,没有及时刹车,最终只能导致猛烈的撞击与爆发。
愤怒会给你信号和能量,但并不会真正像导航一样告诉你怎样绕开。
具体的解决方案要靠你自己来定,情绪“刹车片”要靠自己来安装,才能有效使用。
二、如何快速制怒?3个黄金法则轻松搞定
有人认为愤怒是羞耻的,是令人厌恶的,不仅破坏形象,更摧毁生活,要坚决杜绝。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健康的。
愤怒是一种重要情绪,是每个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两个主要目的:告诉你有些东西明显地错了,并且给予你改变现状的能量。
如果能正视愤怒、合理控制并利用好愤怒的话,它不仅不会破坏生活,而且能够解决矛盾、缓冲摩擦,让人们之间的相处更和谐、更深入,同时,也让自己身心愉悦,拥有平和幸福的生活。
相反,如果被忽视或被放大,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让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打破正常的生活与心理平衡,诱发很多严重问题。
如何快速制怒,让愤怒成为改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有力武器,以下3个黄金法则来帮助你!
01认识到愤怒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
一个人愤怒得大喊大叫,是可笑的;一个人在愤怒中沉默不语,则是可怕的。 ——阿拜
愤怒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如厌恶、恐惧、孤独等情感一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仅仅是一项心理机能的反应而已。
这种反应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它不仅会释放信号,告诉你要去寻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且还会指导你做些什么来让情况变得乐观。
不刻意躲避愤怒,而是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接受它,就像接受偶尔的停电、突然的转弯一样,才是一个人健康的或正常的状态。
认清这一点,在愤怒来临时,才会既不忽视,也不放大,理性妥善处理。
02拥有筛查愤怒邀请的能力
每个人在一天中都会遇到很多导致生气的情况。
例如:精心做好的早饭孩子不爱吃、开车上班路上遇到强行加塞、被领导误会并遭到痛骂、给心爱的人打电话不接、有人背后说你坏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愤怒的邀请。
你可以每一个都接受。
那就意味着你一直都保持生气的状态,不仅对别人心怀怨恨,同时对自己的感受也很糟糕,完全扰乱了正常生活节奏,一直处在一种负能量的循环中。
也可以每一个都不接受。
告诉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压制住内心的怒火,不与别人一般见识。
但一直退让,并非不生气,并非内心毫无情绪,而是将本该发在别人身上的怒火燃烧在了自己心中,这造成的伤害,甚至比愤怒更严重。
最好的做法便是仔细辨认,拥有筛查愤怒邀请的能力,忽略掉那些不重要的邀请,将“恼人的事情”与“真正严重的事情”分开。
一些触碰原则与底线的事,如遭到辱骂、尊严受到践踏、被误会及被莫名伤害时,一定要站出来,表达愤怒,解决问题,为自身讨一个公道与说法。
而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小插曲,则没必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03根据愤怒类型对症下药
本书中,将愤怒类型分为11种,三大类。每一类都有鲜明的特点及符合的人群,每一种都有略微不同的方式指引着你去处理。
我们有很多种表达愤怒的方式,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关键看是否符合你当下的愤怒类型,有没有对症下药。
当各种方式被灵活、智慧的使用时,各种愤怒才能被有效制止。
l 掩饰性
掩饰性愤怒即故意掩盖内心真实想法,通过回避、否认、将愤怒转向自身的方式来假装愤怒并不存在。
有一种“好好先生”,他们不停答应别人做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情,无法拒绝讨厌的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帮别人摆脱困境。
他们很重视在别人心中的完美形象,不允许自己说一个“不”字来破坏这个形象,哪怕有些时候,自己快要崩溃了,也依旧告诉自己“没关系”。
可是,他们经常头脑混乱,在同一时间思考很多事情,导致出现错误及意外,比如,切菜时切到手、重要文件忘记保存、倒车时撞坏其它车辆等。
当他们产生了愤怒,又极力压制时,就会在无意中伤害自己。当一些事故让他们烦心时,他们就会将错误完全归咎于自身。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承认自己不是全能的、完美的。
其次,重视自己,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然后,当别人让你去做事情时,清晰地说出好与不好。
最后,告诉周围人你感到被压迫和被摆布了,摆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l 爆发性
很容易暴跳如雷、歇斯底里、大喊大叫、破口大骂等,被愤怒控制,并从中获得快感,却无时无刻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这便是爆发性愤怒。
小孩子因为在家里搞破坏,遭到妈妈的严厉呵斥;妻子因为反复被呼噜声吵醒,忍不住重重打老公的肩膀;姐姐由于妹妹偷走了心爱的毛衣,而忍不住对她破口大骂等,每个阶段的人群几乎都有爆发性愤怒的行为。
为什么如此容易爆发?
这是因为在他们身体和精神上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压力,这些压力无从释放,必然会找一个导火索。
这种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却常常会因为不经大脑而对别人造成苦恼或伤害。
对待这类愤怒,首先要经常思考一些让你感到轻松的事,间歇性释放自己的情绪,避免大爆发。
其次,中场休息。你生气极了,甚至没办法思考,没时间讨论,你得赶快离开,你需要中场休息和冷静下来。
l 长期性
何为长期性愤怒?
总是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性,以消极的方式来对待生活,长期处在一种无休止的憎恨和厌恶中。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罗纳德最近有一个来访者,名叫安德里娅,她满腹牢骚。她的丈夫是个混蛋,子女对她也很恶劣,老板总在她筋疲力尽时让她加班。
她一直都在经历这样的生活,所有人都批评她,然而她却丝毫不去改变。
“罗纳德,我就是来发发牢骚而已,实际上我什么也做不了,我被捆住了,但我气到想把他们统统杀掉!”
如果宁愿长期处在一种愤怒中,也不愿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将一直活在痛苦中。
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做出改变,才能重获自我。
第一,学会宽恕。
这意味着你要放下怨恨,放弃向敌人索要赔偿,将别人过错当做送你的礼物,继续你的生活。
第二,在你的世界创造出安全感
远离威胁你或攻击你的人,学着去信任,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三,共情。
站在他人角度,以他人眼光去看待世界。最好的共情练习就是倾听,了解别人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方式行事。对别人多一些理解,也就多一些宽容。
最后,如何做一个拥有高情商的情绪管理者?
这需要你正视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对症下药,做出足够多的有意识的努力与尝试。
张飞听到关羽被害后,抑制不住悲痛,日日沉醉,醉后管不住自己,时时拿士兵出气,动辄鞭打他们。
最后,部下范疆、张达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趁张飞醉酒沉睡之时,将他刺杀,割下他的头颅,奔东吴而去。
德国数学家高斯一生成果累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注重情绪调控。
在事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恰逢妻子病危,他抑制悲痛,以更加倍的努力工作来驱散情绪上的阴影。在妻子告别时,他告诉妻子他又攻克了一个难关。
控制不了情绪的人,最终会被情绪所控,毁在自己手里。
而能够适当表达情绪,并以情绪解决问题的人,才能激发更多潜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和谐、更轻松、更有意义!
思想家蒙田说: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控制自己。
希望大家早日找到控制愤怒的开关,游刃有余控制自己的生活,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