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推崇的“快乐教育”对我们真的有效吗?这个育儿大坑别再踩了

2020-02-27   奶果妈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提到西方教育,家长们总是会带着一种向往。而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父母回到国内,也对国外的教育赞不绝口。

我有一个朋友,她认为西方的"快乐教育"的课后负担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培养孩子的更多可能性和潜力。终于,在孩子读了四年级之后,她带着孩子到了国外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

一开始,朋友还很高兴地对我说,孩子脸上的笑容明显变得多了。在国外,孩子不用早早地起来上课,下午下课也很早,而且孩子的兴趣班比几乎就占到了他们课程的一半。

看到孩子明显变得放松和开心了,朋友认为自己做得决定没错,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很多。

但是,随着时间增长,孩子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在国外,孩子更多的是凭借兴趣学习,孩子面对自己不擅长的课程时,孩子就直接放弃了。面对问题时,孩子也是凭借自己的意愿,想解决就解决,不想解决那就算了。

看着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消沉",意志力衰退,朋友意识到,孩子当前的状态还没有在当初在国内的学习状态好呢。为了让孩子的快乐,孩子失去了原来的自制力、良好的习惯。

这不禁我们思考,国外推崇的"快乐教育"真的对我们孩子的教育真的有效吗?对于这个教育大坑,父母一定要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快乐教育"的本质:用玩乐掩盖教育内容的缺失

事实上,父母知道的"快乐教育"只是"西方教育"的一部分,西方的学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别的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家庭条件一般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父母多会送孩子去上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就是包含"快乐教育"最多的学校。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父母则是会把孩子送到私立的学校。

孩子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所需要的费用是公立学校学费的好几倍,因为私立学校里的老师大都是名校毕业,学校聘请这些优秀的老师是花费了很多的金钱。

那么,中国的教育和西方教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从底层不断地向上攀登的过程,所以,人们才经常说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穷人家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地利用高考这个可以翻盘的机会。

相反,我们看看西方的教育,它更多的是一种分层的机制,因为优秀的教育资源是有效的,所以,父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源、金钱和人脉去为孩子争取到优异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的筛选把人和人和区别开来。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对孩子有好处的,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并找出最恰当的答案。

不管父母对于这一个问题有一个什么样不同的回答,但是有一点我们绝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走向成功,都需要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堆砌起来,而不是通过玩乐,最终轻轻松松地等着成功走向自己。

在在美国流传着一个数字——4,代表着"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GPA(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学分绩点,满分为4.0)4分的成绩,每天就只能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可见,只有那些对成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人,才会认为快乐教育是有用的。那些真正明事理的父母,早早地开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了。

所谓的"快乐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呢?

一些西方国家早就意识到一味地强调快乐、宽松教育的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

英国前任教育大臣早就表示:

英国学校应该采取中国式的教学策略,比如增加晚自习,杜绝课堂之间的时间浪费,以提高英国学生在关键学科上的学业表现。

包括在3-6岁的幼儿教育时期,作为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特殊阶段,因其教育对象年龄和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理应是整个人生的教育生涯中最"快乐"、最"轻松"的阶段。

那么,所谓的"快乐教育"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呢?它有哪些缺点呢?

1、只依靠兴趣学习,缺乏独立的思考

就像朋友的孩子一样,那些一味追求快乐教育的人,本质上就是只依靠兴趣学习。对于学习,孩子很少思考学习的必要性和有用性,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定学习是否是有用的,这样会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独立的思考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很容易导致一个问题,对于一些自己不喜欢但是却又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用处的事物,孩子会表现出一种逃避的态度。面对学习,只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样的心态时是很幼稚的。

2、一味的表扬和鼓励,缺少提升自身的机会

朋友与孩子在国外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慢慢地变得有惰性。西方教育一直比较提倡鼓励教育,所以不断孩子在做什么事情,孩子完成的结果如何,朋友都会鼓励和表扬孩子。

本来以为鼓励和表扬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和主动,没想到,孩子慢慢地变成一个如果没有鼓励和支持就不会动手去做的人。这就相当于孩子需要别人来推着自己往前走,没有内在的自主驱动力,孩子将会失去很多提升自身的机会。

3、对自身要求低,个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足

BBC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体验中式教学》,在这部纪录片中,研究人员把国内的"压力教育"以及西方的"快乐教育"做出了直面的对比。

5位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9年级英国学生组成的班级,在4周内,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早晨7点开始上课,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课堂集中于记笔记和背诵,并进行小组练习。

四周后,这些学生一起被安排了考试。结果,中国组老师带领的学生的成绩比英国老师带领的学生的成绩高了10%。

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孩子就犹如是处于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环境的舒适会使孩子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结果,父母对孩子个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足。

什么才是真正的"西方精英教育"?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西方精英教育呢?诚然,父母听到的"快乐教育"是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因为若是孩子想要达到成功,孩子就必须要付出很多努力。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西方精英教育"呢?父母可以从真正的西方精英教育传达的理念入手,提供一个真正能够锻炼孩子、让孩子成长的环境。

1、鼓励孩子多去学习和尝试,寻找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快乐教育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缺点就是,老师和父母都提倡"扬长避短",其实这样子的行为是没有错误的,然而一些孩子却误解了"扬长避短"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孩子只学习自己喜欢的和擅长的,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孩子就直接放弃了。这会很容易养成孩子一种逃避困难的习惯。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要鼓励孩子多去学习和尝试,对于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科目,孩子也应该付出一些时间,去学习好它。只有经过了一些困难,孩子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内心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2、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和专注力

在一个比较舒适和安逸的环境中,孩子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的动力,到了最后,孩子就必须要通过别人的监督和鞭策,才会去学习。失去了内在学习动力,孩子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为了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和专注,父母必须要严格地抓孩子的行为习惯。父母必须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就必须要专注地学习。

对此,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商量,制定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计划表。

3、培养抗压耐挫能力,让孩子学会坚持

对于很多事情,孩子在面对它们时都是三分钟热度,而这样的行为习惯注定孩子是很难真正地做出完完整整的东西。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抗压耐挫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父母要耐心地去引导孩子,可以通过制订学习目标,帮助孩子学会坚持。一个有目标的人,就犹如在迷雾中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父母不仅仅要让孩子花心思在学习上,更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初心。

这样一来,当孩子拒绝学习,或者遇到困难时,只要想起自己的初心,就更加容易选择坚持下去。

我们也不能把西方教育用一个"快乐教育"来完全地概括,若是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更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和性格素质,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成才。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