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这件事,为什么我说有问题才最健康?

2019-05-28     Momself




李松蔚:

后台积累了一些用户提问,主编希望我集中回答一些问题。

对于问答,我有自己的一套哲学,那就是提问的人往往没有她们自以为的那么无助。

她们或许认定自己是有问题的人,事实上,那些问题往往不是她们自己的,只是反映了她们在跟这个社会相处的过程中,尤其在接受“妻子”或者“妈妈”这些身份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矛盾。它是整个系统的问题,只是更容易集中到个体身上。

我们所在的家庭、组织,社会和文化,没有找到更恰当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自如地、不那么辛苦地活下去。而那些所谓没问题的人,也许并不是真的没问题,她们只是擅于妥协和忍耐,让矛盾不被呈现出来而已。

所以,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不想给一些卖弄聪明的建议,好像我真有资格答疑解惑一样。我更愿意把这样的矛盾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在适应这个社会的过程中,这些人在经历怎样的挣扎,又贡献了哪些特别的思考。

感谢她们提出的问题。

她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也许才是健康的。


- 1 -


经过十月怀胎,才好好了解进而审视了生育这件事,想清楚原来我不想要孩子,可“退货”已经来不及了。可能余生我的人生里都要多一个人,而我对他/她的前18年甚至一生将有决定性影响。

我真的无法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虽然30岁了,可我觉得我还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人生问题,也没有完全接纳我和孩子他爸的感情,没有准备好要在这个家庭里付出我的所有。我不知道我到底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思维和心理状态,我应该怎么办?

by 流萤

你已经做好准备了,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承认我还没有准备好”。

在成为父母的旅程中,它会不断带给你反思,触动,和领悟。

有的父母也没准备好,但他们会说服自己相信已经“准备好了”,选择性地无视那些没处理好的人生问题。在这点上你比他们更诚实,也更有力量。




- 2 -

我对别人贬低我的话特别敏感。我的生活里总遇到喜欢指责我的人。我的父母,朋友,还有丈夫。尤其是我丈夫,什么事情都觉得我做得不好。每次他说我不好,我就觉得我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然后努力去改正。

有的时候我也会不服气和他理论,我喜欢怎么做关你什么事,然后就大吵一架。我的生活里本来也是有一些好的朋友,但是可能是和我接触久了,也发现了我的笨拙。然后就会说,你怎么这么笨。然后我就会很难堪。渐渐的我很少和朋友来往了。

我也不想出去工作。因为一接触到人我就害怕遇到否定。去年接触Momself课程,学习了课题分离,别人怎么评论我是别人的事,我无权干涉。但是一遇到别人否定我,我还是感觉万箭穿心。还是很难过。希望能被老师抽中,不胜感激!

by 黄水莲

你是希望我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好吗?

——不,你应对得很好。根据你的风格,总会找到跟父母、丈夫独特的交流方式(也许是大吵一架,但谁不吵架呢?)你也会交到适合你的朋友。


- 3 -

家庭需要打理,孩子需要教育。妈妈个人的学习,休息,娱乐时间被不断压缩,还要精力应对突发事件,所以作为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缺失严重,深感个人的社会职能得不到进步。长期如此,造成情绪上变得很焦虑,困惑,这一连锁后果怎么破?该从哪些环节入手解决?

by 艳

你有“自我价值感”,也有“社会职能”。

你被这么多人需要,不断压缩时间,恰恰是你太有“价值”和“职能”的体现。但你很累,也很困扰,你想要改变现状,所以更重要的问题也许是——怎样接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价值感”了,偶尔忘掉“职能”,为自己而活呢?


- 4 -

如何成为一个洒脱,不焦虑的妈妈呢?

我们都有自己的养育方式。虽然这样,但我认为这个时代的妈妈更难做好“维护孩子天性、让其自己学习自己成长、家长仅作孩子的观察者”这件事,因为我们想做得更好,想要更完美。

我的疑惑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让自己能真的做到养育得更洒脱,真的放手,从而解放孩子,解放自己?

by liliyang

如果洒脱放手只是为了“解放孩子,解放自己”,那还是太想把养育这件事做好了,不算真的洒脱。毕竟在养育这个话题上,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要求,各种各样的要求。你做不好,他们说你不好。做好了,他们又说你不洒脱。

反过来,坦然承认不洒脱的你,才是真的洒脱啊。



- 5 -

一直关注李老师个人公众号和Momself,发的文章几乎每篇不落全看过。现在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老师总是对我说,你儿子很聪明,知识理解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就是行为习惯太差。

上课听讲不专心,爱说爱动,刚批评过,只能记两分钟,过一会儿就是嬉皮笑脸,好像不是说他的样子,做作业毛糙不认真……说了好多次。为此我苦恼了快一年。怎么样纠正孩子这些不好的习惯?

by YONG

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吗?

被批评后只记两分钟,不好的习惯。被批评后记一辈子,也是不好的习惯。

爱说爱动,不好的习惯。不爱说不爱动,也是不好的习惯。

做事情毛糙不认真,不好的习惯。做事情太过于纠缠细节,也是不好的习惯。

多看一看“不好”的习惯,挺好的。

如果看到了怎么样都“不好”,下一步,就可以接受怎么样都“好”了。


- 6 -

孩子有门重要的考试,半年前就已经确定的。一个月前才开始看书准备,差一周就要考试,说看不完了,哭诉“做题就出错,怕是过不了怎么办?~”心里气恼得很。请教老师,怎么应对孩子这种情况呢?

by 方方

这么重要的考试,是对谁重要呢?

对你来说,这门考试很重要,对孩子来说呢?也许他认同这个考试真的很重要,但考虑到他拖了将近半年,在他心里,他真的感受到了“重要”吗?

如果一件事情他并没有那么想做,但这件事对他又变得很重要,问题出在哪呢?当这个社会要求他去做一些他并不想做的事情,父母要站在哪边呢?


- END -

撰稿:李松蔚

配图:日剧《总觉得邻家更幸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9xBPGwB8g2yegNDlE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