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2019-10-14   英伦云小学

中国的茶点造型精致小巧,搭配上也有讲究,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甜点是英国下午茶中必备的,且吃甜点要分三部曲,自下而上,由淡而重。

英国的下午茶很有名,那里的同事们热情地带我去了著名的下午茶餐厅,和他们一起在悠闲的午后,享受温暖的阳光,看着匆匆的行人,品尝着最地道的英式风味。相较于中国的茶点,英国的甜点自下而上、由淡而重、形态各异地摆放在三层的器皿上,分门别类又各具特色。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两国在数学教学上的差异,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精致细腻,每个环节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互动的每句话、每句过渡语、每句小结、每句应对,教师们都了然于心。

但在英国,教师们只是确定了每周的教学内容,制作几张简单的多媒体卡片,便开始了富有教师个人理解的教学了。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有其不同的理解,因而教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较于国内35分钟紧凑的教学,在这里,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师花35分钟讲授知识点,随后的20分钟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等级的练习,教师和两个助教进行巡视和指导,最后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

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达到有效的教学仍然值得探讨,但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体现在教学设计文本上。英国教师会选择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周大致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学习的关键词、分层教学的目标和形式、教学活动和负责教师等。

随后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每个内容都是按照三个等级进行划分的,即低水平、中水平和高水平,教师会写出每个教学环节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需要经历哪些活动和参与评价手段等。

与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同,他们称其为教学计划,只要列出教学环节和内容既可,不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敲定,也没有关键问题、过渡语和总结语。

其次,体现在教学的形式上。它突破了我原有的对课堂学习的理解。我有幸在下午放学后参与该校的兴趣班活动,男生和女生可以分别与自己的朋友一起选择他们喜欢的课后兴趣班,大约一个小时。

在一间教室中,学生们在用iPad玩游戏,这是在上什么课?原来是写作课。教师让学生通过体会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时的感受、体验游戏时的心理变化和想法等,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记录下来。

同时,在另一间教室中,女孩子们在做甜点,放多少磅蜂蜜、多少磅巧克力、多少磅面粉,这居然是数学兴趣课。三位数相加求总磅数,三位数除一位数求每磅卡路里,三位数乘一位数求几磅的卡路里,学生们可以边品尝自己的作品边进行计算。

最后,体现在作业设计的不同。在英国,低年级小学生是没有回家作业的,由于他们上课的时间很长,教师一般就把更多练习的时间留在了课堂。

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会用绿色的笔进行辅导,下课后也用绿色的笔进行批阅,如果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教师就会让这个学生在放学前参加半个小时的补习班,把今天的内容再讲一遍。

同时,每天的练习纸是学生利用上课最后几分钟贴在自己的本子上的,这样一段时间下来这本本子就贴满了每天上课的练习内容。

第二天上课一开始,学生不是马上开始上课,而是打开练习本阅读教师用绿色笔写下的批注和修改意见,再用紫色的笔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教师才会进行新课的教学。

总之,很难用文字将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有与学校文化有关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该校校园中一面墙上所写的那样“The whole point of schools is that children come first and everything we do must reflect this single goal”,他们正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践行着他们的教育理念,并将学校的文化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心里。

注重个性,关注细节,是我从英国小学的学生培养理念和方式上所看到的特点。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从每个学生的身上我都可以看到鲜明的个性,这源于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包容和尊重,关注和等待着这些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成长。


英伦云小学通过线上整合优质英国小学资源,让孩子在国内也能体验正统英国小学课程和真实的课堂。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英国国家大纲核心课程包括:英语语文、数学、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