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这8种养育方式,一定要避免!

2020-07-10     松达妈妈

原标题:老人带娃,这8种养育方式,一定要避免!

现在新生家庭,赚钱养好家的同时再照顾好孩子实在太难。不得已,很多带孩子的重任会落在奶奶/姥姥的肩头。

但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是那么好,精力也有限,再加上隔代亲,更容易溺爱孩子。所以,即便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也要多加上心。如果发现老人经常这样带孩子,一定要及时沟通。

1、总爱抱着孩子:

当孩子学会走路后,两条小腿上就像装了风火轮,一出门撒丫子就跑。老人们毕竟上了年纪,跟不上,于是很多老人为了防止孩子跑出自己的视线,出现危险,再苦再累也坚持抱着不撒手。

其实经常抱着孩子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首先,对于已经会走的孩子,经常抱着会逐渐变得懒得自己行走,出门总让大人抱着。

其次,孩子多活动,多动手,多思考对身体、大脑的发育也有很大帮助,而老是让大人抱在怀里则缺少了这一锻炼。

2、破坏宝宝专注力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依赖我们,而是我们更依赖孩子。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和我们亲密联结在一起,然而当他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注意力也会从我们身上逐渐转移。比如,一个人低头玩积木、玩水杯不亦乐乎,我们就会有种失落感,总想喊下孩子,看看他在干什么。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人都容易犯这个错误。

婴幼儿本来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时间短,家长还老去打断,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3、过早学站

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自豪地说,我家宝宝几个月就会站了,几个月就会走了!好像孩子比同龄人更早学会站、走,更加体魄强壮、聪明过人一样。

孩子站和走,有他自身的规律,需要一步一步来,到了该站的时机他自然会站,腿部肌肉积蓄够了力量会自然向前迈步。

千万别强迫或过早训练孩子站和走,不但不利于骨骼发育,还会导致肌肉损伤。

4、没有原则的喂养

老怕孩子吃不饱!

追着喂、哄着喂!

用零食哄孩子,饭前吃太多零食,正餐吃不下。

在孩子开始扒拉碗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家长就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了。并且孩子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婴幼儿期肥胖,会增加日后肥胖及高血压、糖尿病几率。

5、怕孩子冷使劲儿穿

人年龄大了以后,往往怕冷,以己度人总觉得孩子也的多穿点。

加上孩子神经末梢血液循环能力差,手脚凉,于是老人们更加认为孩子冷了,出门衣服套了一层又一层;晚上睡觉,被子盖了一床又一床。

孰不知孩子背心都冒汗了。

孩子的新陈代谢快,运动量大,很容易出汗,穿太多出汗后汗液无法挥发,更容易感冒。此外,捂太厚还容易导致捂热综合症,严重会导致孩子虚脱、昏迷等。

6、凡事儿都找外因

孩子摔倒了,大哭不止,怪地板不乖,磕疼了孩子。

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没抢到,怪其他小朋友不知道分享。

一味只找外因,只会让孩子长大后经不起挫折。遇到事儿了不会反思,寻找解决办法,只会怨天尤人。

7、什么都不准碰

“不能跑,会摔着。”

“不能碰,会咬人。”

“不能拆,坏了看我不打你!”

孩子正是好奇心爆棚的时候,啥都想摸摸,啥都想碰碰,可是家长一味地不准孩子触碰,只会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冒险和创新精神,变得胆小、平庸。

8、疏远亲子关系

一些关系不是很和睦的家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老人告诉孩子只有自己最爱他,父母不关心他,不爱他之类。如果发现一定要及时制止,将孩子带在身边。

当然很多时候并不是老人说了什么,而是谁带和谁亲,孩子天天和老人带在一起,自然和老人关系好。所以,爸爸妈妈下班后要尽量得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沟通,拉近亲子关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mxrOXMBiuFnsJQVI2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