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15连涨,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愿交社保?

2019-07-25     数据行

切合实际生活状态,房产、教育、医疗、养老等,这四个优先抉择的问题,离我们的生活与日俱进。而近些年来,在养老方面,养老金已经历15年涨。一路涨幅的养老金走势,无疑令许多退休人员的生活变得更有保障,更有依靠。同时,年年的涨幅也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人民生活目标,愈加变得更为现实。

但令人郁闷的是,在国家推行的社保,不以盈利为目的,切实为人民谋福祉的前提下。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以及退休之后的养老金都有好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意为其买单呢?按理说,社保的推行确实是一项惠民的好工程,加上养老金每年涨幅的势头,且社保的制度与福利变得更加完善,积极参与在内的人群不应该与日俱增吗?

我觉得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归为这几类:

离休还远,对社保持有"无所谓"的心理态度

正常下,在进入社会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来说,现阶段缴纳社保费用言之过早。很多从大学刚毕业的人群,岁数基本在23岁-25岁左右,早一点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群,也才20岁左右。能领养老金的岁数:女为55岁,男为60岁,其中至少存有三十至四十年的缴费年限,而养老保障只需缴纳满15年。到退休之后,养老金福利自然跑不了,所以在现阶段缴纳养老费用还有点早。

再者,加上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久,对于社保又没有什么概念。同时,年轻人收入低、压力大早已是常事,在扣除社保费用后,到手的工资就更低了。所以,在考虑到缴费年限还长之后,公司买不买社保变得并不重要,能将钱拿到手才重要。

费用缴纳不起

除体制内员工以外,多数在私企上班的工作者,其岗位属性并不稳定。而在今年新社保实施以后,每月需要承担的费用变得更重,原先在工资上扣除的五险一金,本就不是一笔小数字了。所以,在考虑到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和高昂的费用缴纳支出性之后,多数人变得更不愿意缴费。

延迟退休年限传言

经常能看到一些老科学家或是技术工人在到退休年龄之后不愿退休,想在岗位上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的消息。所以,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延迟退休年限的传言。对于该传言,人们宁愿信以为真,不再愿意缴纳费用。

因为,延迟退休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无疑就是"沉重打击"。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企业的招工标准都在50岁以下,普通人一旦步入这个年龄,意味着失业的风险很大,而工作基本上也找不到。所以,很多普通人的心愿就是早点退休,在晚年享享清福。

体制内外,退休人员养老金差异大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的,养老金15连涨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事业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实际到手的养老金数额有差距,在经过多次上升后,差距也越涨越大。

所以,在两者差异之中,我觉得养老金的涨幅问题,应设定上限,且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上调方案,而不是按同一比例提高所有成员。

​ 虽然,从现阶段看来,社保的缺点暂时不完善,但随着社会保障的不断改善,缺点会越变越好。从长远来看,缴纳社保费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家庭,同时在生活上的各方面也与它息息相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__GLGwBmyVoG_1Z1V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