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秋季,不必为失去浪漫而悲伤,应该为成熟收获而自豪。就如我们的高糖班,虽然每个月18号的天气不同,但我们的糖尿病友们都会如约而至,因为每次都可以收获新鲜的知识,满载而归。
我们今天的内容照样是最新的知识点,但是在开始以前我要先做一些铺垫,为的是让糖尿病友们更好接受。下面开始上课:
HbA1c(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指标,是反应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值。这话是有理论依据的,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提出的。
随着HbA1c升高,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有研究证实,HbA1c每降低1%,相关终点就会有所变化,比如:糖尿病相关死亡可降低21%,心肌梗死可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可降低37%,下肢截肢或致命的外周血管疾病会下降43%。
因此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很多患者都会不定时的监测自己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以及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但是也有很多患者,虽然每天都在查血糖,但是对2型糖尿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却不清楚。下图为《中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纵使HbA1c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减少密切相关,但是HbA1c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
(1)HbA1c仅反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无法反映日内和夜间血糖波动的情况 ;
(2)不能反映患者每日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
(3)不能及时反映血糖水平的快速变化;
(4)无法准确反映贫血及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5)当患者的HbA1c水平升高时,无法提供恰当的调整方案的具体建议。所以在临床中需要更多的血糖控制指标与HbA1c互为补充,从而更加全面地衡量患者的血糖状态。就比如,虽然HbA1c控制良好,但血糖波动也照样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所以我们要理性认识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标,了解除HbA1c之外的另一个影响因素“血糖波动”。
TIR:是指葡萄糖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 ,它是评估血糖波动“时间”维度的关键指标。
2019 ATTD国际TIR共识指出:不同类别糖尿病人群的TIR控制目标,如下图:
在以后管理血糖的过程中,希望糖尿病友们可以这样来观察我们的血糖,有中国指南/共识对TIR的具体操作指导,我们管理血糖,从这三步来做:
第一步:看达标时长;
第二步:看血糖波动;
第三步:看低血糖风险。
这样可以系统和具体化的将血糖控制更好。
因此在未来血糖管理,超越HbA1c需关注多种控制指标的全面达标,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波动、TIR等指标,并且一定要做好记录哦。就如下表:
课程分享完毕了,大家开心的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我说,大家都说糖尿病专科医院很好,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特色医疗是什么吗?糖尿病友们一脸茫然啊,我突然有一些失落,看来我对患者还是不够细心,尽然没有把自己的亮点都拿出来,让糖友更细化的管理自己的糖尿病,所以我必须郑重的说一下我们的特色也是很细化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根据自己,或亲朋好友的需求来咨询。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点面结合,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战胜糖尿病的方法。
本文作者 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 冯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