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让学生明白爱需要表达(主题班会反思)

2019-09-07   六维坐标系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古语古训。然而,当今社会,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道德缺失、情感缺失和信仰缺失给社会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出现了不懂感恩、忘恩、感情冷漠的倾向。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家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我们需要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教育活动.。

班会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从环节的设计到活动的组织,都交给学生。我也做了一节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这节班会从事例的选择到幻灯片的制作,几乎都是学生自主完成,他们花费了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但都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这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对班会的效果充满信心。

班会在“结草衔环”的故事中拉开序幕,有的同学饱含深情地讲述母爱(父爱)故事,有的同学展示了温馨的照片。从暴走妈妈陈玉蓉到汶川地震,一段段鲜活故事、 一个个感人的画面深深打动了同学们。为唤醒学生那颗感恩父母的心,班会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说出你的故事:请同学们回顾生活中父母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回忆使学生重拾起就在他们身边的最朴实的情感———母(父)子情,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家长甚至顶撞家长。曾记得唐骏波说过一句话:“当孩子们细细品味父母的付出时,一些不满就会消失,幸福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班会中我另辟蹊径,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家长代表请到了班会现场,请他们讲述孩子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时刻。当家长清晰地回忆起某年月日孩子为自己买回一枚发卡;某一次自己身体不适,孩子曾把水和药送到自己的床边;某一次出差,孩子发短信嘱咐自己注意安全等细碎的生活细节时,学生有些惊呆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居然能够给父母带来偌大的惊喜与安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好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有的同学还当面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一位女同学主动坦承以往自己常与父母发生不愉快,也曾伤了父母的心,经过这次班会自己理解父母,并深深地拥抱了自己母亲。班会课结束了,学生还没有从感动中走出来。

召开班会后的一周里,我收到很多家长的电话和短信,说他们的孩子变懂事了。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本节课通过感恩父母,让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和祖国。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个班会所能实现的,需要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