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男子,深夜入院,脑梗离世,提醒:睡前1件事不要频繁做

2019-11-13   医线天

临床上,脑梗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堵塞,引起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前两天,有一名患者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见其口外眼斜,初步判断为脑梗发作,后经过脑CT检测,验证了医生的判断。

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为其进行了溶栓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还是因为送医不够及时,离开了人世。

原来,该患者姓胡,今年41岁,自身患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当时发现血压偏高时,医生就嘱咐,平时少喝酒,注意清淡饮食,情绪不要过于激动。

当时胡先生也没在意,但是,在妻子的督促下,还是把酒给戒了,平时饮食也比较清淡。

但是,胡先生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为了缓解压力,胡先生经常会选择抽烟的方式。

但是,家里还有孩子,所以,他平时抽烟都是睡觉前在卫生间抽的,妻子知道他压力大,也就没过多的要求他戒烟。

病发当天,胡先生吃完晚饭,在沙发上看了会电视准备睡觉,就跑去卫生间抽烟去了,不曾想,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一头栽倒在地上。

妻子见他进去这么长时间也不出来,就过去叫他,发现胡先生倒在地上毫无知觉,慌忙拨打了120……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医生惋惜道:睡前1件事不能频繁做

睡前吸烟对身体危害极大,会增加血液流量,促使人处于兴奋状态,出现脑袋"飘飘然"的感觉,引起血压升高,大脑内血流量减少。

再加上胡先生刚吃完饭,全身血液多流向胃部,此时吸烟,会使蛋白质与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影响食物消化。

同时,还会直接伤害胃及十二指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

医生提醒:血压高的人,饭后这3件事也是脑梗"帮凶",注意远离

1,饭后立即洗澡

刚吃过饭,全身血液集中于胃部,其它器官血液相对减少。

若这时洗澡,周身的皮肤和肌肉血管会扩张,血液流量增大,会使得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

若洗澡时的水过热或过量,会使血管流速加快或血管骤然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2,饭后立即睡觉

刚吃完饭,胃部充满了食物,很容易犯困,主要是供应大脑的血液减少导致的。

若饭后立即睡觉,身体代谢会减慢,流向大脑的血液会更好,容易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诱发脑中风发生。

3,饭后立即运动

饭后"百步走",不是饭后立即运动,最好是吃完饭半小时后运动。若饭后立即运动,即使是走路,对消化也会有影响。

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餐后也容易出现血压下降表现。

预防脑梗,坚持做好4件事,保护脑血管健康

1、吃——清淡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平时保证饮食清淡,控制好油、盐的摄入,可减少血脂、血压升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虽说没有盐,菜就没味儿,但吃盐也要控制好摄入量,建议成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克,大约是一啤酒瓶盖的量。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成人每天盐分不超过4克即可,同时避免像味精、饼干等隐形盐的摄入。

2、喝——玲雁菊

高血压患者必须多喝水。但除了喝水,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软化血管。

玲雁菊,是降血压的能手,它含有丰富的Anti-Oxidants及植物甾醇。

坚持服用,能清除血管壁上的垃圾和脂质,增加血流量,减少动脉硬化的形成,并结合植物甾醇起到双重降血压的作用,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动——适当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血管内废物排出,调节脂质代谢。还可增加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及肺活量。

坚持运动还能有效的消耗脂肪,起到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的作用,对控制三高及其并发症有帮助。

建议: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快走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为宜。

切记,运动最好在吃完饭30分钟后,注意运动不要过量、过度,避免损伤膝盖。

4、睡——早睡早起

保证良好睡眠,利于身体健康,延缓衰老,还利于长寿。

而熬夜会使睡眠不足,长期如此,容易促使体内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升高,增大心血管压力,从而易诱发脑卒中。

保证睡眠,最好在晚上10点-11点入睡,每晚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