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用骡子拉火车

2019-09-04     朝阳阿力

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始于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的吴淞铁路。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当时沪上有竹枝词《咏火轮车》云:

轮随铁路与周旋,

飞往吴淞客亦仙。

他省不知机器巧,

艳传陆地可行船。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李鸿章到场视察

但铁路在修筑过程中就惹起多起纠纷。通车一月后,火车轧死一名中国士兵,清政府决定购回铁路。1877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5万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铁路,移往台湾,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872年,李鸿章以方便运兵为由向恭亲王提出修铁路。恭亲王虽然同意,但是阻力太大,不敢向上提。后来李鸿章自己提了,结果一片反对,骂他是“汉奸”。

马拉火车

李鸿章每次的奏折都说修铁路会带来利益,哪儿修铁路,哪儿就发达。反对的人说,这正好证明了铁路修到哪里,哪里人心就变坏,铁路经过的地方,纯朴的民风会变坏。还有人说,修了铁路之后,陌生男女在闷罐子几天几夜,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但李鸿章有经验,他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建了北洋水师,水师需要煤,朝廷同意他挖煤。于是,他不打报告,于1880年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今唐山开平区)的9.8公里长的铁路。他觉得,用这段铁路来拉煤,让大家适应一下,感受到它的好处,他在上报给朝廷的时候得用一些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来报告一个新事物,说修了新马路,因为确实没有规定这种东西必须叫做铁路,朝廷也没有介意。

马拉火车

唐胥铁路虽然只有9.8公里长,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结束了中国没有铁路的历史,同时也拉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铁路修好了,但李鸿章没有用蒸汽机拉煤,而是用几匹骡子拉一个车厢,车厢里有煤,拉了9.8公里,完了再卸下来。他想让大清国有个适应过程。

一英国工程师觉得太荒唐了,你修了铁轨,却用骡子拉着车皮,以为大清没钱,买不起机车,就用唐山的一台旧锅炉,也没跟给李鸿章说,改装成一个蒸汽机车弄到铁轨上了,铁轨上拉了长长的车皮,还装满了煤。,

清朝末期北京城下的火车蒸汽机车

但蒸汽机会响,把大多数人吓得魂飞魄散,觉得这是妖魔鬼怪,马上就报告给了朝廷。这下朝廷知道了,原来你李鸿章是修了一个铁路用来运煤,就让李鸿章把铁路拆了。李鸿章打马虎眼,他知道政府最忌讳的就是蒸汽机车,他就把蒸汽机车撤掉,又恢复到用骡子拉车皮。

到1894年甲午战争之时,大清仅有铁路483公里,而与大清几乎同时起步的日本已有3300公里!大清就这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焉有不败之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ZeKGW0BJleJMoPMgs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