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拥有自己的房子几乎成了许多人的梦想。
据统计,我国房地产市场价值已经达到450万亿元,现有住房足以供34亿人居住,而我国居民的储蓄只有170万亿元,人均储蓄仅不足5万元,房地产市场价值是居民储蓄的两倍有余,从这个层次上分析,房子显然处于过剩状态。
在2017年时,马云也曾公开表示,“8年后房价如葱”。也就是说,在马云看来,到了2025年以后,房子虽然不会真的如同大葱般廉价,但也会越来越便宜。
对于房价涨跌的预测,“房地产大佬”李嘉诚也曾表示,未来房价会越来越便宜,相较于各种华丽的语言,他的实际行动更能说服众人。从2012年起,李嘉诚就开始了“卖卖卖”,短短几年间,他就“疯狂”抛售内地房产、物业,如今套现已达千亿之多,疑似“撤离”内地房地产。
这些商界大佬的言行与预测,不管是否正确,都给了一些准备买房或者“观望”中的人一些借鉴。
根据市场规律,当商品供应超过需求时,将通过降价来促进销售,但是为什么房价仍然很高呢?
针对这个问题,一些专家回答说:虽然中国现有住房可供34亿人居住,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愿意继续住在“蜗居”里,买更大的房子,享受更好的生活配套,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名下拥有不止一栋房子。因此,中国34亿人口的住房将不会有太多剩余。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很多人非常需要换房,房价才居高不下吗?
在笔者看来,房价的高涨现象,主要表现在各大一二线城市中,尤其以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最为明显。核心城市吸纳人口不断涌入,致使城中住房供不应求,房价始终居高不下。
在国家确立的九大核心城市当中,西安近年来的上涨趋势最是迅猛。
作为网红城市的西安,过去几年各方面都很火,自然也包括房价。不夸张的说,要盘点过去几年全国房价走势和楼市调控历程,西安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代表性城市。
这几天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西安房价已经连续39个月上涨。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以2.0%的涨幅领跑全国,位居第一。
事实上,今年3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同比涨幅24.4%,同样居全国第一。另据克而瑞调查,西安今年第一季度地价涨幅亦以147%居全国第一。
时间再往前推,西安早在去年上半年就被住建部约谈。而据胡润《2018年度全球房价指数》,西安2018年全年房价涨幅全球第3。
去年底至今,西安房价已连续六个月同比涨幅全国第一,也多次传闻将被约谈、预警。所以,上个月,苏州推出调控大招后,西安更是成了瞩目的焦点。
6月20日,西安房管局发布最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内容为以下三点:
一、从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退伍转业、家属随军落户的除外)在本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落户满1年,或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二、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无住房且能够提供5年以上(含5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方可购买1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三、将临潼区纳入住房限购范围,严格执行我市住房限购政策。
新政落地,意味着过去两年,西安“落户即可买房”的模式被终结。
新落户和非户籍购房门槛双双提高,意味着购房主力消费被抑制,楼市的暂时降温是必然的。然而尽管有政策的限制作用加持,西安的房价依然难以回落,外来人口的购买需求并未因此减少,只是会有所滞后或是转移。
目前房价是百姓希望跌,开发商不想跌,银行不敢跌,政府不让跌,理论上需要跌,经济上不能跌,成本上没法跌。 说实话,真要跌了你不敢买,涨了你又没钱买,不跌不涨你又不急买。
不管怎么样,是跌是涨,房子总得要买。没有自己的家,去到哪儿都是流浪,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买不起一线,三四线作为考虑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四线城市作为刚需和返乡置业的需求,在未来中也是不可小觑的。
例如作为新一线城市西安,在全国增速第一的房价势头下,不少人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而作为刚需,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周边潜力较好城市寻求置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到这里,小编推荐大家一款即将开盘的楼盘——安康恒口领秀城
领秀城项目处于“中国十大宜居小城“的安康市,由安康市瑞成置业有限公司斥资4.2亿元打造,项目工程由国企单位陕西建工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总占地面积近60亩(3625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车位871个、幼儿园1800平方米,绿化率30%,容积率2.99,建筑密度29.67%,共规划6栋近9万平方米高端住宅。
领秀城的建成必将是恒口的又一高端楼盘,引领安康城市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