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自主决定硕博生能否毕业?是福音还是更惨?

2020-09-28   曼汉学院

原标题:导师自主决定硕博生能否毕业?是福音还是更惨?

顺利毕业,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而言,是继续深造学习之后最为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很多研究生和博士跟了一个为人正直且有责任心的导师,能够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导师的含辛茹苦指导学业,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但也有些同学因为跟了无所作为的“坏”导师,没办法顺利毕业,也许延期毕业,也许……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建议,教育部作出回应,并透露了对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改革评价机制的相关举措及日后工作方向。

教育部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博士、硕士学位代表着一定的学术水平,应有高要求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对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写作发表论文、撰写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把学位论文的实质性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要素。

针对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教育部则表示,该项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此条建议,并进一步开展工作。

同时,教育部还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其中将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并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

以下是答复原文:

看完这则《答复》之后,我是真的坐不住了,毕竟咱也算是经历过那种emmm.......学术环境的,居然让导师自主决定是否毕业。所以就赶紧去翻了一下网友对此的看法,

果然,不出我所料:

太多的阴暗面,看的我眼睛疼。如果能遇到好导师,那还不错;相反,则是命途多舛。

事实上,关于研究生导师权利是否过大?近年来已成为大家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

Bryce看到有网友这样评论说:

这样的规定,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本来硕博是要考验学生学术能力,各凭实力,达到标准就毕业,达不到标准就延毕。
但是 现在这种规定太考验一个导师的人品和水平了。如果是一个大牛导师,专心搞科研,看文献,好好地培养人才,这都是可以的。
就是一锅粥里总会出现老鼠屎,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坑人导师新闻,如果这一小部分导师可以左右学生能否毕业,那么是不是会造成更多违法乱象呢?

其实对于大家的担忧我可以理解,其实不必过度紧张。

尽管有关硕博导师的负面新闻屡被曝光,但无良导师毕竟只是极少数。现实中,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指导学生的导师依然是主流。只不过因为他们所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份内之事,所以成不了“新闻”而已。

相信,给导师充分放权,是放给那些优秀努力的导师的,希望后续出更多针对导师师德相关的规范文件,用以去遏制那一少部分不良导师。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