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光存款,借债收藏,终于得到现代砚雕大师黎铿的星湖春晓砚

2019-12-28     文藏

云霞状鱼脑冻、鸲鹆眼……这些词听起来像菜名,其实是陈国源收藏的砚石上的石品,有这些特征的砚是珍品。陈国源,“星湖春晓砚斋”斋主,藏砚34年,在砚界创造了诸多个第一,他有哪些传奇经历和经验? 本文来揭晓。

陈国源 网络图片

现当代砚台是古砚台的继续后发者,如果说,古砚主要功能是用,那么当代砚台主要功能就是赏。从历史价值来说,现当代名砚无法和古砚相比,但是从艺术欣赏价值来说,当代砚台的艺术性超越了古砚。中华名砚的观赏性兼具人工雕刻之精美、自然形成之秀美。藏砚家如果只讲实用性,而忽视观赏性,或者说在观赏性中只看到人工之雕刻,而不见天附之景观,那么就未免有些一叶障目。发现、享受鬼斧神工之美,正是观赏砚的最高艺术境界,也是砚之神奇魅力所在。

黎铿《星湖春晓砚》

雕刻家有句行话,因石构图,因材取意。古砚,往往是主观附加给客观,我一定要刻一个方形的,不管砚台本身的特点,而现在的砚台,雕刻必须尊重客观,你有什么好的石品,我就按照石品去雕。在砚雕界,随着中华名砚收藏热的兴起,国家非常重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人才辈出,其文化水准、艺术修养也很高。从形制式样、题材创作再到雕刻技艺,无不融会贯通历史、文学、绘画、金石于制作中,所以现当代不少雕刻名家,他们的作品都非常精湛。

杨光才、傅志德《幽谷月影砚》

就像我的《星湖春晓砚》,业界都称这是当代名气最大的精品砚。可谓倾尽所有。这是中国砚雕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的代表作。他以缩龙成寸的手法,把广东肇庆著名风景区七星岩浓缩在砚的上部。黎铿大师在砚的右下角,又辟出一块“石壁”,模仿叶剑英元帅在1961年4月游览七星岩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借得西湖水一寰,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为此砚画龙点睛。

方见尘《石鼓春秋砚》

后来我了解到,当时黎铿大师,得到这方砚石的时候,就觉得它的石质、石品特别好,但是雕工究竟雕个什么才能配得上它?按照传统来讲,应该是雕个龙或者凤呀。但是他认为,这样的构思远远不适合这方砚石。就这样,一个多星期,黎铿翻来覆去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后来还是叶剑英元帅逛七星岩留下的这首诗启发了他。杭州的西湖水是最好的,阳朔的山是最好的,而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也是最好的,既有西湖的水又有阳朔的山。最后,大师决定把七星岩刻在砚台上。

方韶《层林尽染砚》

“星湖春晓砚”于1978年正式雕成,之后即送广交会展出,当时有位日本艺术家以高价收购它,被有关部门婉拒,此后,这方砚台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荣获国际轻工业部科技一等奖。最后,这方《星湖春晓砚》在中国工艺美术馆里的标价已经高达5万元,居展馆众砚之首。此砚虽令我爱不释手,但当时自己月薪仅有四五百元,预购此砚谈何容易。只能利用节假日去工艺美术馆看上一眼。就这样,来来往往我持续了三年时间,大概是1993年,中国工艺美术馆迁走,一年后,我在该馆新搬迁的北京展览馆西大厅购物中心再次见到了这方“星湖春晓砚”,我狠心将家里的存折拿出来凑了凑,结果一共才三万元,又外借了两万元,我执意将这方精品名砚抱回了家。

李伟生设计、钟子健雕刻《兰亭古韵砚》

1996年,启功先生帮我题写了新的斋名“星湖春晓砚”斋。自此,我心爱的“星湖春晓”砚迈入了“名砚、名坑、名斋、名家雕刻、名人提铭”的“五名砚”的行列。同年,我举办了个人收藏展,为这方砚台慕名而来的藏友络绎不绝。

此外,古砚讲真,新砚讲精;古真新精,皆为珍品。古砚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古砚中的精品、珍品寥若晨星,而且很难鉴别。比如年代要通过包浆来判断,石质则因古人使用时遗留的余墨而难以辨别。另外,名家藏砚的考证比较艰难。所以很多人对古砚收藏望而却步。而对现当代名砚,就没有这么多顾虑,所以说,现当代名砚比古砚更好鉴别、更易观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GVp_m8BjYh_GJGVrS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