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岐山教师的援藏故事
文/崔敏
我叫崔敏,今年42岁,中共党员,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2015年受岐山县教育局委派赴海拔4500米西藏阿里地区参加三区支教,在西藏阿里地区中学任教一年,2016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组团式教育援藏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任教,“组团式” 教育人才援藏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给予西藏教育的特殊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祖国的召唤,2016年8月15日,我随着陕西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来到了美丽的拉萨。根据学校安排,我负责高三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并担任英语学科组长。回首这三年的援藏工作,我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肩负使命努力工作,多次受到宝鸡电视台,宝鸡人民广播电台西部之声,宝鸡日报等各新闻媒体的特别报导。
拉萨阿里高级中学属于异地办学,学校成立于2014年,占地200亩,学生1500人,27个班级,学生全部来自于牧区,是一所全寄宿制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学生离家基本上都在1700公里左右。
这么久了,你应该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了吧?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在高原待一段时间,身体就适应了。事实并非如此,缺氧是无法克服的状态,气短、失眠始终伴随左右。只是头痛、头晕、嘴唇干裂、流鼻血的症状会好一些而已。每一次进藏都会有强烈的高原反应,每一次放假回到故乡,都会醉氧十天左右。并且在高原待的时间久了,身体的耐受力就会明显下降。此外,阿里高中高三的娃娃,不会分数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不会解方程和方程组,更不要说解不等式,甚至三角形的内角和多少度也不知道。
整个西藏高考数学,英语平均成绩也就40来分。阿里又是西藏教育最差的地区,阿里高中的学生娃爱好音乐和运动,课间操时候,全班同学会围成一大一小两个圈,手牵手,身穿藏袍(班服),般的金嗓子,唱起藏族民歌来,味道十足。
在这里,体罚式教育基本是家常便饭。学生犯错就要挨揍,就好比感冒了就要输液一样,习以为常。不夸张的说,这里的娃娃几乎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巴掌下长大的。刚到阿里高中,上课时我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某个学生座位跟前,随手示意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会以为要打他,总是习惯性地双手抱头,做出防御动作。这里没有学生走读,全都是住校生,当然更没有家长陪读。国家对西藏所有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经费“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费书费和必要的文具。我不知道需要多少年,这里的教育水平才能赶上岐山。我希望岐山的娃要知道并记住,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叫阿里的地方,一个曾经创造了象雄文明的地方,有一群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到了高中,依然无法分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
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让我大吃一惊,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搞好援藏支教工作,不负党组织和藏族同胞的期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身为岐山的援藏教师,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关爱学生,爱我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教体局及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讲政治爱核心。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开学至今,我从未迟到、旷课、早退一次。
二是在教学工作方面:我始终做好送经”和“取经的关系”。既要做好“教育真经”的“送经”者,又要做好西藏“实践真经”的“取经”者。教学和求学。既要传授内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资源,也要深入学习了解西藏自治区的区情教情。成长和成熟。既要推动西藏教育体制机制的成长成熟,也要实现自身的成长成熟。所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教育教学。为了适应西藏教学的特殊性,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适应西藏孩子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欣慰的是我很快形成了一套在西藏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效果。我的课堂总是激情徜徉,方法灵动,轻松高效。无疑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一句话我从入藏以来一天都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我们是肩负使命而来,我们是代表陕西第一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团队而来,我是代表我的家乡全体教育同仁而来。肩负援藏的使命,我怎么敢懈怠。
三是在教研方面:我一直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在教研会上,我把岐山的教学改革理念向西藏的同仁推荐,辩证地吸收内地的一些好的,在西藏可行的教学方法,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并虚心向藏族同仁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形成了适合西藏教学特点的三段六部四清法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和西藏同仁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除了做好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我还积极参与学校和陕西援藏工作队安排的其它工作:如利用周日休息时间设辅导,义务为高三学生答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习差的学生补课等。另外还参加了数次校园维稳值班、监考,西藏自治区高考阅卷评卷等工作。总之这三年的援藏工作,我尽力了。我也赢得了西藏孩子们,西藏的同仁们的认可,孩子们亲的的称呼我为崔爸爸。在团队建设上我作为援藏队比较年长的一位我也做到身体力行,陕西教育组团式援藏队的卫校长私下里也过誉我是援藏队定海神针,领导的夸奖是对我的鞭策,我深知我做的不够,继续努力吧。
来到西藏,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要努力把西藏的孩子们培养成为民族团结的一面面旗帜,我深信,教育好一名学生就是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虽然贡献的只是绵薄之力,但是一丝一毫,一点一滴汇聚成就是一股伟大的力量。
我们肩负使命而来,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岐山各位教育同仁赋予我的神圣的使命!为国贡献,为岐山教育争光!
作者简介
崔敏,生于1977年,中共党员,故郡冯家村人,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教育学专业,现为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崔敏在2015至2019年期间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其中在海拔4500米最为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一年。在援藏期间,崔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藏族同胞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藏族同胞的好评和教育部门的表彰。
来源:爱我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