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芦荟
此时是正值秋高气爽时节的十月,这天下午我呆在中医馆,刚做完护理工作,打开微信,不经意间看到郁金香群里发来的信息:“我给气死了!抑郁后就是很容易愤怒,…”她讲了自己事业上的遭遇,面对无理取闹的客户,她要承受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对方让她重新做出广告牌,她愤怒到在群里破口大骂对方是渣男。
我回复了信息让她不要以此事件向内自我攻击,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后总觉得我还需要再做点什么,关于职场黑天鹅事件,抑郁易感人群要以什么心态去面对解决?以避免造成对于自我身心更重大的伤害。
我是一名有十多年抑郁状态如今走出来的康复者,真的深刻体会到生气后带来的自我挫败感,以及因此带着自责和灰心等各种抑郁情绪,给人带来的敏感而真实的低价值感体验。
我想到了蝴蝶效应这个词: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可见许多的极端暴风雨事件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它都有一个看似极小事件累积影响的过程。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职场心态文章,文章内容讲的是华人工程师在美国脸书总部跳楼事件。
38岁的华人工程师陈勤,曾经是高考状元,浙江大学本科生,南加里福尼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互联网界发展。
他在脸书总部工作很拼命,经常加班到夜里,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今年6月他负责研发的程序试运行,效果还不错,赢得用户好评,他因此激动得流下热泪,俗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人高兴过度的时候往往会喜极而泣。
据脸书总部的同事说这个项目差点烂尾,是他在努力挽回,大家都说他很不简单。
然而陈勤在九月部门会上,会上部门总监以项目进度缓慢为理由,公开批评了他并且直接宣布调离目前工作组,这意味着专业能力受到质疑,日益边缘化,以后也难获得重用。
第二天陈勤去办公室找总监据理力争,俩人因此发生争吵,同事们还听到总监大声说:滚出去!
陈勤说:这不公平!
之后同事遇见他,还想请他吃饭安慰一下,但他说了谢谢拒绝了,不久之后,他从脸书总部楼上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面对职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他突然迷茫了,这是一位易感抑郁的中年群体中的一员,面对职场上努力之后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无法得到自身价值上的认可,无法面对家人的期待,他一下子变得心灰意冷,做出激情自杀的毁灭性行为。
当以前老板在我默默努力之后,他看不到我付出的,还批评了我做得不够,他看到的是结果,而我明明努力了,他却没有看到。
比如打扫宿舍的卫生这一块,我明明有打扫,但他检查的时候看到脏乱差的一面,他拿出来批评了我,还是当着同事的面批评。我努力解释说 这些都是因为防不胜防的小概率事件,最近工作上人手不够,我忙得顾不上了。
但他无法站在我的角度去想,我也无法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吵便不可避免了。争吵,暴力沟通对于一个职业压力大的人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一是影响了上层和下层的关系;第二是利益上谁都得不到最大化的保障,无法取得双赢的结果;第三是我们更容易让情绪走极端,不利于在职场上良好的身心发展。
后来我情绪不好后那种蝴蝶效应,人生就是这样,一连串小概率事件,带给个人的是暴风雨一样的创伤影响。我自动提出辞职并且失业了,处于抑郁状态的我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厌倦工作的迷茫,因此陷入一种空虚的职业空窗期,导致抑郁症复发,即使那时候还在服药的状态,但药物无法控制人遭遇到的挫折,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社会上生存的压力带来的适应问题。
当本身工作强度大身心劳累以后,人们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状态,一连串来自工作或者家庭关系紧张上的打击,让人更加难以调整心态,比如拥有最基本的一颗平常心,有句话说出来平常心的重要:有时候明明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可结果就是个屁!
怎么避免因职场黑天鹅事件而陷入极端的抑郁情绪里?像郁友当场在群里求助,是一种寻找社会支持的好办法,像我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我个人认为有那么一个群体,像个大家庭一样的,他们都很善良,会及时给我不同的建议。很多时候我也会上群里去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情绪过后我也认真梳理了抑郁的不良思维习惯。正因为此类思维逻辑方式,才导致我们出现蝴蝶效应后的风暴。
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逻辑方式,在阻止我们失去对于失败的自由选择的呢?有位抑郁康复者他总结对于抑郁易感人群的抗挫折方法,其中有一条思维逻辑方式,是抑郁症患者所共有的,就是扩大性的抑郁思维,容易将负面事件联系到整个人生的失败,比如上面这位陈勤,他在愤怒之下做出了冲动的行为,知名情感导师心理学作家阿秋说:“愤怒,冲动,恶极端,是一条通向冲动自毁的黑暗道路。”
成功不是用来到达的,而是用来接近的,而我们更要保持平常心态面对职场黑天鹅事故,职场中我们也要给自己失败的自由,这样我们将拥有弹性思维,再学习一些抗挫折的方法,及时让我们从悬崖边缘勒马,抵抗抑郁风暴才能接近更幸福的人生!
-end-
《走出心魔》一本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书籍,陪你一起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