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手部精细动作如何练?参照这训练指南,孩子越练越聪明

2020-01-09   奶果妈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宝宝在0到3岁期间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刚刚熟悉这个世界,他们的小手还是处于无意识阶段,但是其实宝宝的手部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理学家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的心理学家说,动作是智力的砖瓦。

宝宝的手部动作的训练时关系到宝宝的智力的培养与训练的,因此家长尤其要注意0到3岁的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做好这方面的训练,能够让宝宝的手部动作更加熟练,从而锻炼宝宝的智力,让宝宝越练越聪明。

从看见自己的手到手眼协调动作

很多家长都知道,40多天的宝宝经常会有很多头部转动的动作,但是我们会发现,尽管宝宝的头部已经转动,但是宝宝的眼睛还是很少会看向头部转动的地方,而是保持直直的眼神。这是宝宝无意识的动作,宝宝只会看到眼前并且只是保持同一个方向。

而这个时候,宝宝的手部动作一直是紧握拳头的姿势,尽管宝宝的手有时候会出现在宝宝的视线之内,但是宝宝也不会将眼神停留在自己的手上,而是继续保持直视的姿态,宝宝这时候就还是处于手眼不能协调的阶段。

当40多天之后,这种现象会慢慢改变,宝宝开始会注意到自己的手部动作,并且眼神会跟着眼前事物的移动而移动,这就是宝宝的手眼动作开始协调了。之后的每一天,宝宝看到自己的手的迹象会变得越来越明显,逐渐发展到对自己的手给予注意。如果在他的手边有可能触碰的东西,例如悬挂在婴儿床上的玩具等东西,宝宝会更加愿意去看着这些玩具,并且手会伸向这些玩具,即使宝宝不能够精准抓住它们。

从看见自己的手到手眼协调动作,宝宝已经处于"有意识"的阶段,这个阶段培养宝宝的手部动作,可以加强宝宝的手眼协调,让宝宝更加能够主动协调自己的动作,起到锻炼宝宝的头脑灵活的作用。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阶段

1、 动作混乱阶段(1个月内)

一个月内的宝宝,手部动作是属于无意识的动作。宝宝会把手边的物品握在手中。这是宝宝的一种生存的本能,宝宝天生就是会这样的。

2、 无意触摸阶段(1-2个月)

很多家长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经常会两只手交织在一起,一只手会对另一只手"下手",并且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吸手指。该时段的这些动作同样属于无意识动作,他们会对手中的物品进行摸索,抚摸。

3、 无意抓握阶段(3-4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仍然会对周围的物品感兴趣,但是已经不会像前面说的会紧紧抓住手中物品,他们会对手中的物品做摇晃的动作。

4、 手眼不协调的抓握(5-6个月)

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最明显的手部动作表现就是可以用除了拇指以外的所有手指来握周围的物品,即使不能很精准地就抓住。

5、 手眼协调的抓握(6个月左右)

相对于上个阶段,6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协调手眼的抓握。也就是说,宝宝看到什么东西,他能够感受到这个东西的存在,并且会伸出手去抓住这个东西。但是这个时候的宝宝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换手,只是一直用同一只手来抓握东西。

6、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7-11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手部动作已经不是无意识动作了,他们会能够比较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手部动作来完成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宝宝的双手以及能够做到互相配合,并且拇指与其它手指也会比较灵活运用了。

0-3岁儿童手部动作发展

1、0-1岁手部动作发展

(1)0-6个月。前面我们说到,处于6个月内阶段的孩子的手部动作大都属于无意识动作,但是宝宝会注意到周围的相关物品,并且会极大依赖父母,能够明确感知父母的存在。因此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配合宝宝做一些符合宝宝"无意识"行为的动作、游戏。

触摸宝宝手指。当宝宝处于6个月内时,父母可以经常父母宝宝的手指、指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不要忽略肩膀的位置。这个时候的注意事项是:抚摸宝宝的手部时,不要太刻意,要温柔。同时,不能让孩子戴手套,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敏感度。

让宝宝感知自己的手部。家长要让宝宝感知到自己的手部,可以采用在手部放置小物件来引起宝宝的注意。或者家长可以常常与宝宝进行手部互动,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加注意到自己的手。

给宝宝抓小物件。给宝宝抓小物件的目的是让宝宝能够将物品完全抓在手里,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宝宝的五指配合。家长可以这样做:给宝宝一些比如橡皮擦、小铃铛等的小物件,让宝宝拿在手里,再拿走,再还给宝宝,反复做这样的动作。当然,家长要注意小物件是安全的,不能让宝宝误食了。

让宝宝抓玩具。家长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悬挂一些小玩具,教宝宝去把玩具抓住。玩具放置要让由远及近,这样还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宝宝撕纸。宝宝的手指灵活度可以在撕纸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也能够锻炼手指的配合度。

教宝宝配合左右手。家长可以这样做:给予宝宝一些小物件,然后把小物件从左手换到右手,再换过来,如此循环往复,锻炼孩子配合使用左手的能力。

(2)7-12个月。宝宝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教宝宝做进一步的动作,而不是停留在无意识的阶段。

扔物品。家长给孩子一些比较轻的小物品。让孩子往外丢,然后再帮孩子拿回来让他继续扔,这样的动作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灵活度,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度。

让宝宝学会两只手一起玩玩具。家长教孩子将两只手中的小物件进行撞击,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拉抽屉。家长让宝宝自己用手去拉抽屉,有一个一进一出的动作,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夹到手指。

教宝宝自己手拿食物与翻书。宝宝在吃零食时,家长让宝宝自己拿着吃,并且可以让宝宝拿着书本,让宝宝用手指来翻动课本。这样的动作让宝宝的手指能够更加灵活。

2、1-2岁手部动作发展

这个阶段的宝宝,手部动作已经较为灵活,家长可以跟宝宝玩相关的游戏来进一步培养宝宝的精细动作。家长可以这样做:

和宝宝玩水。家长给宝宝准备两个个装水器皿,让宝宝装上水,再倒到另一个器皿里面,反复这个动作。

装豆子和串珠。给宝宝一个空的瓶子和一些绿豆,教宝宝将绿豆一刻一颗的装进瓶子。注意水瓶应该是口比较窄的,可以用矿泉水瓶。同时,找同样是颗粒状的珠子,还有条状物,让宝宝将珠子串联起来。这样的游戏能够锻炼到宝宝的手眼协调与注意力。

教宝宝"画画"。这里的画画其实是让宝宝涂鸦,家长给宝宝准备涂鸦的工具和场合,让宝宝自由发挥。

学会切和叠。家长可以给宝宝玩具塑料小刀和橡皮泥,让宝宝切开。还有给孩子积木,让孩子学会叠积木。

3、2-3岁手部动作发展

这个阶段家长在训练孩子的手部动作的同时,也要相应地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了,2岁到3岁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阶段了。家长可以这样做:

和宝宝玩橡皮泥。家长与孩子玩橡皮泥,教孩子揉成圆形,做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并且可以揉成小圆球,然后用筷子夹了放进去器皿里面。这是锻炼孩子的揉、夹等动作。

教宝宝拧瓶盖。给孩子一个瓶子,让孩子自己拧开瓶盖,要注意给孩子瓶子时瓶盖不能拧的太紧。

让孩子学会钓。买一些有相关功能的玩具,能够让宝宝把小物品钓上来,这样对孩子的手、眼睛和注意力都有积极作用。

教孩子折纸。让孩子自己学会用剪刀和折任何形状的纸张,或者让孩子折纸飞机、青蛙等的简单的折纸。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的剪、折的能力。

让宝宝自己扣衣服的扣子。给孩子穿上有扣子的衣服并且让孩子自己扣扣子。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