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冬天采下来的茶树叶片,冬片和荒野冬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023-11-03   小陈茶事

原标题:都是冬天采下来的茶树叶片,冬片和荒野冬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天,我确诊了自己是个恋爱脑。

不不不,不是对人,是对茶。

对茶有一种神经质的恋爱脑,就是差一点的都不行,只能要好的。

千帆过尽,何处是归程的那种。

非君不可的那种。

这一种特质,体现在各种挑茶选茶的时刻。体现在各种采茶和制茶的时刻。

比如,前几天,看到有人拿台地冬片当做荒野冬片卖的时候,就彻底爆发出来了。

很想拿把戒尺去打醒这个卖假荒野冬片的贩子——虽然他长得人神共愤的帅。

台地冬片虽然也是冬天的白茶树上生的叶子,但跟荒野冬片,那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啊。

不但差了种植方式,还差了好大的年岁。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叶子。

《2》

白茶,要论树,其实都差不多。

当下福鼎以及福鼎周边的地区种植的、用于采摘了制作白茶的茶树,除了菜茶,基本上都是茶科所推广种植的那几个品种。

有大白,有大毫,有福云六号,有早逢春....

所以,从DNA来看,种在各处茶园的同一种树种,它们的叶子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除了内因之外,外因对茶树叶片品质的形成,也十分重要。

橘生淮南而为橘,生淮北而为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

同一种茶树种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茶园、种在不同日晒强度和日晒时长的茶园、种在空气湿度不同的茶园....它们生出来的叶片当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是相差极大的。

高山茶就比平地茶、海边茶,养分高了不止五颗星。

泡成茶汤之后,喝在嘴里,香气滋味汤感的稠糯程度,都是相差极大的,一喝就能喝得出来的。

但这还不是台地冬片与荒野冬片最大的不同之处。

台地冬片与荒野冬片最大的不同,其实是种植方式的不同。

《3》

在影响茶树内含物质的外因当中,种植环境是一种,上面已经提过。

另一个,则是种植方式。

台地茶与荒野茶,从名字上来看,主要差在种植方式。

这个种植方式,用饲养家禽来比喻的话,会比较直观易懂。

比如养鸡,台地茶就是家鸡,荒野茶就是野鸡;比如养鱼,台地茶就是鱼塘鱼,荒野茶就是深海野生鱼;比如种兰花,台地茶就是家养兰,荒野茶就是山间的野生兰。

野生的植物和动物,人类更喜欢——它们天生天养,具有与大自然恶劣环境搏斗的本事与能力,能与各种自然界的危险相抗衡,并懂得顺应自然保存实力生存下来。

正如不新鲜的食物,猫猫狗狗都不吃,是一样的道理——它们没有医生,没有药吃,只能管好自己的嘴,不乱吃东西,阻止病从口入。

所以,不属于人类种植的野生的茶树,荒野茶树,它们会比人类种植和照顾着长大的台地茶树,拥有更强大的对大自然的适应性, 拥有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与顽强的斗志。

它们为了活下来,需要与周围的植物争夺生存空间,争夺阳光,争夺雨露....

为了能抢到这些生存资源,它们会比娇生惯养的台地白茶树,更强悍。

这般生长了多年之后,这些荒野茶树们,已经非从前的稚嫩幼苗可比了。

它们细胞内的养分会更加地丰富,更加地丰厚,更加地多元。

这就是我们在喝荒野白茶的时候,总是能喝到比台地白茶更浓郁的毫香,更苍劲的野味的原因所在。

《4》

除此之外,荒野白茶与台地白茶的不同之处,还有两个,那就是树龄和管理方式。

荒野白茶是天生天养的,或者是人类种植下来但大几十年上百年无人照管 的,不论是哪一种,它都生在荒郊野外,没人搭理它,于是它们的年龄,皆偏大,偏老。

比台地茶,要老上许多。

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人们喜欢住在偏僻一些的深山里,后来,工业化大生产,大量的城市建立起来,人们开始集中到繁华的城镇中工作和生活,当时种植在深山里的茶树们,便自然而然,跟老家的旧房子一样,遭遇了抛弃的命运。

被抛弃之后的白茶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与天斗与地斗与周围的植物斗,经年累月地,活了下来。

并且,由于没有人搭理它,且它生活的地方越来越远离人类聚居区,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它们的生存,没有人干预,不被砍伐,不被迁徙,安全地留了下来,并且,完美地融入了那一片苍翠的山林。

活成了茶树里的,老爷爷。

跟人们迁居到城镇之后重新开荒种植起来的台地茶,估计是差着辈的。

《5》

管理方式也是荒野白茶令人激赏的一处所在。

台地茶是要修剪的,从前是8年一台刈,3-5年小修。

而现在,为了增产银针,许多茶农悄悄地,每年在春茶季的结尾,谷雨还没过,就整片大修掉了。

修成离地60-70公分的小平头,还算是好的。

最怕是齐根剪掉,只剩下一根桩子,光秃秃地站在那里。

到了冬天,萧瑟北风里,看上去都替它感觉到冷。

这种大修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茶树可以在第二年发生出更多的新芽与嫩枝。

坏处则是,芽生得多了,内质分散了,每一颗新芽当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变少了。

一个妈妈生一个孩子,另一个妈妈生十个孩子,两家的孩子能得到的照顾是不一样的。

百分之百,与十分之一,也是不一样的。

但荒野白茶树就没有这样的困扰,它没人管,也没人修剪,每根枝都生得很粗,很壮,很长,很向光。

枝粗了,叶脉自然粗了,输送的物质就多了,做成成品茶之后,汤水自然更稠,更润,更厚实。

那种老树老纤维的胶质感,是受人类管理和修剪的台地茶,所不能比拟的。

《6》

冬片,是个统称。

是冬天采下来的茶树叶片的统称。

但冬片仍需要按茶园的管理方式,分为台地冬片与荒野冬片。

并不是所有冬片都是荒野冬片的。

台地冬片与荒野冬片,跨越着管理方式,种植方式,树龄的鸿沟。

是不能划等号的,两种冬天的树叶。

各有香气滋味不同,各有养分参差。

不能混淆,不能错认。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