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见的食物,却是“止血圣药”,很多人经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2023-08-02   医者荣耀

原标题:这种常见的食物,却是“止血圣药”,很多人经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记得几年前,有一个远房亲戚,原本高高兴兴的去相亲,但却垂头丧气的回来。问他为什么这么一副表情?他说,那个女生各方面都不错,既温柔又贤惠,可是他感觉她很嫌弃他,我们追问,他却三缄其口,这也让我们一度很蒙圈。

后来经过反复“套话”,他才说出了他的判断。我们一听,差点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他们聊得还可以,于是就一起去吃饭。结果,那女生一个劲儿给他夹藕,还一个劲儿地叫他吃。那个亲戚觉得这个女生是在嫌弃他,原因在于“吃藕‘丑’啊”!

于是我们就“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并开导他说,她一直给你夹藕,“夹藕佳偶”啊!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在称赞你?经这一番点拨,他突然开窍了,经历一番狂热追求之后,后来他们终于成了“佳偶”,过上了人们艳羡的生活。

别小看藕这种食物,它其实大有来头,可能人们都只看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却忽视了这个长期“潜伏”在淤泥中的藕。藕从淤泥里挖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单看外表,的确很丑,但是洗净切片后,你会发现,它就是“外表很丑,内心很温柔”的杰出代表。

要说到莲藕,还真是奇妙的很,首先莲藕的地上部分,包括但不限于莲花、荷叶、荷梗、莲蓬、莲子、莲子心等都是可供入药的,而且每一种都各有各的妙用,真是感叹称奇。不仅如此,就连莲藕的地下部分,也是不遑多让,从《本草纲目》中得知,莲藕的地下部分,可入药的就主要有藕、藕蔤和藕节

而藕的药用历史其实十分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的有“藕实茎”,“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当代本草学者王德群先生指出,“神农命名本草重于用,称‘藕’不称‘莲’”,“藕之实茎,生于水中,长于夏季,冬天休眠水下泥土中。甘平能补,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适于食疗,久服则轻身耐老,不饥延年”[1]。

《神农本草经》中将莲藕的入药部分锁定在地下部分,但后世医家逐渐发现莲藕地下地上各个部位都可入药。作为莲藕的地下部分,虽然主要分为藕、藕蔤和藕节,但是重点还是在于藕和藕节。对于藕,它不仅可以入药,还是一种美食。在《本草纲目》中的附方中记载了藕及藕汁的临床妙用,可用于治疗时气烦渴,伤寒口干,霍乱烦渴,霍乱吐利,上焦痰热,产后闷乱,小便热淋,坠马血瘀,食蟹中毒,冻脚裂坼,尘芒入目等疾病。

对于藕的功效主治,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医家及本草典籍也有相关的论述。《名医别录》记载,藕“热渴,散留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欢”。而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藕“止怒止泄,消食解酒毒,及病后干渴”。《日华子本草》中对藕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捣汁服用,“止渴闷除烦开胃,治霍乱,破产后血闷”;将藕捣膏,“罯金疮并折伤,止暴痛”,蒸熟食之,“大能开胃”。唐代医学家孟诜认为,藕生食,“治霍乱后虚渴”;蒸食,“甚补五脏,实下焦”,与蜜同食,“令人腹脏肥,不生诸虫,亦可休粮”。

而这个藕蔤,其实就是比较细小的藕,宋代医学家苏颂指出,藕蔤生食“主霍乱后虚烦不能食,解酒食毒”;明代医学家汪颖指出,藕蔤可以“解烦毒,下瘀血”。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藕蔤的功效主治“功与藕同”。的确,无论是又粗又长的藕,还是又瘦又细的藕,它都是藕,所以,它们的功效大体上应当是差不多的。

不过对于藕的入药部位,在现代来说,藕基本上已经进入了食物体系,唯有藕节,还在中药体系里。对于藕节的作用,《药性赋》中是这么说的,“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意思就是说,藕节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收敛止血,凉血散瘀。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藕节“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且在《本草纲目》藕节的附方里,记载了藕节可治鼻衄不止,卒暴吐血,大便下血,遗精白浊,鼻渊脑泻等病症。

藕虽然现在大部分是作为食材,但是它的药用功效和养生价值不可忽略,民间流传着“男不离韭,女不离藕”,“荷莲一身宝,吃藕最养人”等谚语,足以说明藕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藕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具有清热止血,凉血散瘀,生津止渴,健脾开胃,解酒止泻,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伤酒积食,泄泻痢疾等疾病[2]。生藕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的作用,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作用[3]。不得不说,莲藕这种常见的食物,却是“止血圣药”,很多人经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藕节除了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临床妙用。比如有医者运用藕节及其加减治疗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4];鼻息肉、鼻疮[5];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6];顽固性膈肌痉挛[7]等疾病。不难看出,藕节的药用功效仍有更多可拓展之处。不过,目前比较遗憾的是,对于藕与藕节的现代药理研究实在太少,这对藕与藕节的药用价值的发掘,显得有些不足,希冀未来临床中,能够更多藕与藕节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德群.神农本草经图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柴可夫,马纲.食材性味与功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3]佚名.莲藕药用功效大,降血压防中风不妨多吃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2,(1):77.

[4]陈锦礼.藕节治愈严重外伤性前房积血[J].江苏中医杂志,1987,(7):46.

[5]卜铁建,谢素珍.藕节、莲须合用治鼻息肉、鼻疮效果好[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7(8):373.

[6]邢光明.藕节临床新用[J].新中医,1993,(7):55.

[7]李向华.卜子藕节汤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J].中国民间疗法,1999,(1):48.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