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医都对风邪致病高度重视,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到,“风者,百病之长也”;《医学三字经》中也是十分明确的告知世人,“人百病,首中风”。古人认为,风邪是一种“善变”的邪气,无处不到,无孔不入,而且千变万化,又极其容易跟别的邪气夹杂出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难以把病根连根拔起。
对于风邪,最容易与哪些邪气夹杂呢?最常见的,大家也最熟知的,莫过于风寒和风热这两种,但是这几种病邪夹杂,还不是十分复杂的,但如果风邪与痰邪夹杂在一起,就容易出现颇为严重的疑难杂症。在中医界,素有“百病多因痰作祟”的说法,而痰邪与这个“百病之长”的风邪夹杂在一起,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恐怕这病就不太容易治愈了。
对于痰邪与风邪的结合体,对人体的伤害最高的莫过于中风痰证,中风阻络、痰迷心窍,容易出现舌强不能言语。那么,对于这种疑难杂病,又该如何治疗呢?自然是要祛风除痰。而历代诸多祛风除痰的方剂中,有一个十分奇妙的方剂,它不仅能清热豁痰,还能利气补虚,这个名方就是出自《济生方》的涤痰汤。
那么,这个涤痰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全方由“姜半夏、胆南星各二钱半,橘红、枳实、茯苓各二钱,人参、菖蒲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等9味中药组成,在煎煮的时候,加生姜适量。乍一看,这个方剂似曾相识,有二陈汤加减的味道,有导痰汤加减的味道,有温胆汤加减的味道。所以说,这个方剂不简单呀!
涤痰汤的配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全方由橘红、半夏、胆南星为君药,主要起到祛风逐痰的作用;以菖蒲、竹茹、枳实为臣药,其中菖蒲化痰开窍,竹茹清热化痰,枳实破气利膈;以人参、茯苓、甘草为佐药,主要起到补益心脾,以杜绝脾湿生痰的源泉。诸药合用,共同起到了涤痰开窍、清热豁痰、利气补虚的神奇作用。
涤痰汤融合了多个方剂的影子,因此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广泛,不过遇到兼证,则需要根据兼证进行加减化裁。比如兼有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可加黄连、天竺黄;若舌质紫暗,可加桃仁、红花、丹参、丹皮。中医素来讲究异病同治,如果同属于痰迷心窍,为风痰所为,不仅仅是中风可用,癫痫、眩晕等病症均可化裁使用。
对于涤痰汤的君药,其实也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涤痰汤应当以南星为君药,也有认为应当以半夏、南星为君药。但从全方配伍的精妙程度来看,以半夏、橘红、南星三药为君药,其义更胜一筹。因为半夏、橘红,寓二陈汤意,且南星既能燥湿祛痰,又能兼顾祛风,三药合用,堪称祛风除痰的铁三角。
涤痰汤主要适用于痰浊内壅、风痰阻络、痰迷心窍之证,因此,临床上还要病机符合,即便不是中风痰湿病症,其他疾病只要符合病机的,均可化裁使用。但是需要记住的是,风邪直中经络,以及虚风内动所导致的舌强不能言语,则不适宜使用涤痰汤。涤痰汤在现代临床中,功效主治还在不断被发掘,尤其是它既能祛邪,又能扶正,堪称治痰的经方方剂之一,也希冀它在现代临床中,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