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2023-04-09     月情诉说

原标题:“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就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气”“打是亲,骂是爱”等理念。在这样观念之下很多人认为“打骂”也是一种爱孩子的行为。所以“打”的理直气壮,理由是我打你是为了你好!我打你是在关心你!但无数事例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打骂会严重伤害孩子身体健康外,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影响,还会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更不利于孩子未来良好性格的塑造。所以父母一定先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来教育孩子。

事例:

明明有个脾气暴躁的爸爸,在儿子明明的教育方式上他主张“棍棒教育”,爸爸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平时只要明明稍微犯错就会受到爸爸的暴力招待。小孩子皮娇肉嫩哪能经得起爸爸的暴打,所以邻居阿姨总是能听明明凄厉的哭声。

纷纷上门来要孩子的爸爸不要总使用暴力招待孩子,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爸爸不但听不进去,还理直气壮的说:“打他是为他好,爸爸打儿子,天经地义!”邻居阿姨被这样一怼,话都说不出了,只好失望的走开。从此以后就算明明哭得再大声,也没人再管了。

分析:

打骂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长期遭受父母暴力教育的孩子在精神,经常会处于惶恐和惊吓之中,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性格变得极其敏感脆弱、孤僻胆小。大多数调查机构都呼吁父母能够与子女平等地交流,因为经常受到暴力教育的孩子智商水平较低。

“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大家都知道发脾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是最大敌人,教育孩子尽量不要用暴力的方式。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解决情绪,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长期的适应社会的技能,为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提高心智做准备的。

一、父母爱发脾气孩子的情商低

1.自控能力差

都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事实上也真是这样的。孩子的性格受父母影响最深,日常生活中父母喜欢发脾气,往往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也是个爱发脾气的主。他们在遇到事的时候特别容易冲动急躁,这样的脾气进入到社会中,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所以父母要对孩子多一点的耐心,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控制好个人脾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性格脾气。

2、性格懦弱,做事没有主见

有些孩子会很听话,因为他们害怕父母经常发脾气。他们听从父母任何安排,在这类孩子的眼里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如果自己听话父母才不会斥责或打骂自己。这类孩子通常缺乏个人主见,这都是因为父母的自大唯我独尊,导致孩子失去了自己该有的判断能力,将来孩子长大后也会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

3、性格内向,不懂得与人沟通

孩子幼小的心灵都是非常脆弱的,父母的责骂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内向,长久下去孩子甚至不敢主动和别人交流,也就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孩子的内心容易受到封锁,在面对外人时,孩子完全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父母爱发脾气导致的。

“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有些父母脾气本身非常暴躁,只要孩子一有什么出错的地方就会责骂孩子,甚至还会大打出手。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孩子暴力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比你想像中来的深,长期受到打骂的孩子心理容易出现缺陷,情商也会变低。

二、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发脾气对孩子造成什么坏的影响

1. 心理上容易留下阴影

父母经常发脾气,首先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压迫的氛围下,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的不利,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造成孩子易怒、偏执固执的性格。作为父母,虽不顺心的事经常会有很多,但请控制好自己,别让无辜的心灵幼小的孩子成为你们的受害者。

2. 有样学样孩子也爱发脾气

父母经常发脾气,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影响小孩的性格。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每个阶段所接受的信息和事物都会有所不同,父母经常发脾气,孩子顺其而然就接收到了,从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学着父母做,这就叫有样学样。所以父母要尽量少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3.三分脾气七分伤害

家长发三分脾气,就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会逐渐让孩子变得不愿与他人交流,甚至不合群。严重的会成为叛逆的孩子,孩子性格自卑内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家庭和睦。

“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父母的脾气不好,孩子也就无法和你亲近,更不敢跟你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的孩子会缺乏爱和安全感,成长中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1.首先要冷静

父母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脾气暴躁的父母容易脾气爆发,对面孩子不听话时甚至会大打出手,为了不给孩子留下不健康的心理阴影,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话语气要尽量温和,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动手,不要把不好的行为习惯传染给孩子。

2.合理要求孩子

有些父母有时对孩子的要求太过高,常常连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却要求孩子来完成。无论何时都要清楚,孩子只是孩子他的年龄还小,就算做不到你的要求也是正常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再去要求孩子才对,不要一味的追求完美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父母的脾气暴躁,孩子又不听管教的情况下,父母很容易就会发脾气,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打骂孩子。这个时候父母不妨先冷静,然后尝试多给孩子一点耐心,问清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许你会发现其实孩子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了。

4.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

父母要放下长辈的身段,从内心出发尊重自己的孩子,切勿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予孩子尊重。另外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孩子或多或小都会犯错,及时正确引导孩子才是重中之重,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对孩子发脾气。

暴力打骂在孩子心底只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使孩子毫没有安全感,常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中,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智健全发展,孩子情商发育也会偏低,性格偏执、自闭。做父母的遇事要讲原则讲方法,不能简单粗鲁,多一分细心培养教育就多一份孩子与家庭的幸福。

“打是亲,骂是爱”的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梦魇?父母该好好反思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家旺。我们为人父母教育孩子,要时时自省时时尽责,孩子是我们的未来那个“我”,好好善待孩子就是善待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b6785db15a1aabe485639244fd85c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