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义人》:好看的古装剧,需要多次小步创新

2023-09-16   影视前哨

原标题:《九义人》:好看的古装剧,需要多次小步创新

导读:创新的结构+诚恳的叙事,才能留住观众。

文|黎河

上阕七年前,绣楼的黑暗和少女的命运,层层揭开。

下阕七年后,追随主人公们的复仇行动,步步为营。

七年前和七年后两个时间线的交织构建了剧集的核心,不断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近日,由臧溪川执导,吴倩、李佳航领衔主演,汤晶媚特别出演的古装剧《九义人》在腾讯视频正式上线。观众对剧中推理的“套路”和“反套路”越来越熟悉,在剧中制造悬念和反转的难度越来越大,新颖的脑洞逐渐枯竭的同时,这部剧在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和现实表达等层面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古装剧创新难,

上下阕结构不止是打破线性叙事

七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人物在七年后又有何种变化?他们的真实动机是什么?行动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这个时间线中,正义和复仇的冲突升温,各个角色的动机和秘密逐渐揭示,《九义人》的时空跳跃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元素。例如吴廉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七年前,他是一个残酷的恶棍,以权谋私,肆意欺凌他人。而七年后,他却变成了一个看似正派的宁国公府大人物,为人正直。

紧凑的剧情布局使观众难以从剧集中割舍,时刻保持着好奇心和期待。一位观众所评论道:“七年前是虐剧,七年后是爽剧。谁言贩夫走卒之辈不敢抬头,前尘回望真相茫茫,穿丝引线聚义破局,谁看了不说一声绝!”

这种叙事结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种叙事结构激发了观众的思考和猜测,保持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增加了剧集的紧张感和深度。观众不仅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还在不断解开谜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在《九义人》中,时间线的交错不仅用来展示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还用来强调情感冲突和复仇行动的高潮部分。观众在不同时间点上经历了角色情感的发展和情节的紧张发展,这使得故事更具戏剧性,情感更加深刻。

最重要的是,这一结构提供了探索主题和道德问题的机会,观众通过不同时间点的联系和对比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从而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传统上,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往往较为线性,随着故事的发展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模式。然而,《九义人》的尝试表明,观众可以游离在更复杂、更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中。观众既能解题,又能答题。

古装剧,

更需要写好每一帧的镜头语言

在对视听语言的运用上,这部剧似乎很难用一个严格的类型化框架去限定。

一方面,古典的美感,古装服饰、古建筑和自然风景交织在一起,画面变得更加耐人寻味,似乎应该慢下来去品;但另一方面,它通过巧妙的镜头切换、隐喻性的画面元素、精心设计的视觉构图以及多样的镜头运动和角度变化,营造出深度氛围感,将剧中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来,观众又迫不及待地想更快去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女主隐忍多年,布局借力打力,趁机入宁国公府,取得信任,但这时棋局其实刚刚开启。

在七年前,刘捕头是断不可信任的,可七年之后,依旧带着如兰珠钗的,被吴廉设计断了一条腿的刘瘸子,却值得孟宛一信。就这样,有着共同的敌人的两人,结了盟,计划了这一切。循着这些线索,冰山之下巨大的涌动才变得更加清晰。

从第一集观众就被引入了一个充满谜团的世界。七年前的事件被提及,但没有详细交代,反而创作者抽丝剥茧,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剧集的深度和层次感在开播便展露无遗。

当孟宛七年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但七年前的画面历历在目。一个缓缓俯瞰的镜头之下,她和姐妹躺在木板上,天上的彩纱随风飘落,她们望着远处的天空像兔子一样的云朵,畅想未来——这种梦幻般的美好场景反而平添几分悲剧色彩。

在一些基础的视听语言上,《九义人》也有点“反传统古装”。比如它在某些段落打破部分传统古装剧通过快速剪辑突出紧张刺激的感觉,在镜头语言上反而通过一些电影式的长镜头和带有呼吸感的镜头,制造了另一种独特的沉闷气氛,让剧情在推进上扣人心弦,但在关键处又留有余味。

从服装、道具到场景布置,细节的打磨,这部剧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富有情感的世界。苏绣作为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以精致细腻、色彩艳丽而不张扬著称。据了解,制作团队为这部剧专门定制了三十余幅苏绣绣品,不仅在视觉上让剧集更加原始原味,更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引入表达了匠心。

架空但不虚伪,

关照现实如何恰如其分?

在古装剧的外衣下嵌有一个关照社会现实的命题,这种嫁接糅合如若处理地不妥当则难免让剧情沦于割裂,但《九义人》却处理得较为周全,在整个故事背景架空的同时,逻辑衔接和故事搭建却依然符合类型创作的基本原则。

剧中通过烟雨绣楼的描绘,将观众带入了这个光鲜亮丽但充满阴谋与勾心斗角的世界。绣楼是一个充满了囚禁、虐待和剥削女性的场所。这一设定强调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脆弱性,以及富有家庭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暗面。观众通过剧中的情节和角色,感受到了这种残酷现实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不仅如此,蔺如兰案的不公正处理以及九位主要角色因各自原因汇聚在一起,寻求正义的情节,反而有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类似底色。是单纯地呈现真相,还是追求结果的公正?或许随着《九义人》的后续播出观众会知道答案,但这种探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孟宛和蔺如兰这两位女主角,这部剧强调了女性之间各自成长和互相支持的力量。

孟宛,她从年少时的无助到七年后的成熟和坚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精神成长传达出希望和坚韧,从而让人们相信,在逆境中也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蔺如兰的复仇行动也呈现出一种救赎的过程,她通过正义的努力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解脱。这些角色的发展或许能为观众带来些许反思,激发了他们思考如何在逆境中勇敢前行。

孟宛的坚定和聪明为蔺如兰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她们在困境中互相依靠,共同面对逆境。这种情感联系展示了女性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互相支持的能力。

总的来说,刚刚开播《九义人》好像试图在完成一次颇有价值的文本探索:不仅有好的制作品相打底——将艺术化、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和古装类型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这部古装剧的“意料之外”更落脚在用恳切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不同背景人物交织起来的复杂社会事件,从他们互相影响的命运来审视当下社会,突出该类型题材剧的立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