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居然会致癌!千万别这样掏耳朵,再爽也不行

2024-01-18   家庭医生在线

原标题:掏耳朵居然会致癌!千万别这样掏耳朵,再爽也不行

生活中有一种爽

叫做“掏耳朵”

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

但近些年

因为掏耳朵出状况的人

越来越多

——陕西西安,4岁男童帮妈妈掏耳朵,不小心拍打挖耳勺后将其推进耳道,导致持续眩晕一个月,严重时无法下床,最终需进行听骨链重建才恢复正常。

——湖南株洲,30岁的王女士平日常去按摩店采耳,结果左边耳内长出霉菌样的异物,被确诊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湖北武汉,63岁的王阿姨习惯用指甲掏耳,两年前曾发现耳道良性囊肿,但一直未复查。谁知两年后因耳朵不适再就诊,诊断已患上外耳道腺样囊性癌

……

01

为什么掏耳朵会有爽?

我们的耳道具有高度敏感性,内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通过掏耳朵这一行为,可以刺激耳道末端的神经,促使大脑中枢释放多巴胺,从而产生一种令人着迷的爽感。

此外,在掏耳朵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一种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也被称为“颅内高潮”或“耳音”。它是一种通过触觉或听觉等感官刺激,在颅内、头皮等部位引发的独特刺激感,使人十分愉悦,甚至欲罢不能。

因此,许多人不仅自行掏耳朵,还会去采耳店,花钱请他人代劳,但这些行为潜藏着不少风险!

02

经常掏耳朵,

容易引起4大后果!

1.听力下降:过度使用棉签等物品深入外耳道,可导致耳垢被推入更深处,引发耳垢栓塞,进而导致耳鸣、耳胀和听力下降等问题。

2.耳部感染:频繁使用棉签、耳挖或其他尖锐硬物进行耳朵清洁,容易损伤耳道内的皮肤组织,从而引发耳部感染。

3.听力器官损伤:过度掏耳朵,严重时可能误伤听小骨、鼓膜等听力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听力功能损伤。

4.颅内感染:掏耳工具的消毒不到位可能引发感染,由于双耳与脑组织距离较近,严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容易向上蔓延,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颅内感染还可能损害颅神经元细胞,引发异常放电,进而诱发癫痫

03

耳垢并非一无是处,

不用经常掏

耳垢,医学上叫做“耵聍”,是由耳道分泌物、皮屑、外界灰尘等混合形成。不要觉得耳垢是多余的,它的存在具有4个功能:

1.耳垢不仅有效阻挡外界的灰尘微粒,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误闯耳道。这一特性对于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至关重要。

2.耳垢能缓冲声波对鼓膜的冲击,在一定程度能保护长期佩戴耳机的人的听力功能。

3.含有油脂的耳垢能维持耳道的湿度,以防耳道深处的鼓膜过度干燥。

4.耳垢包含免疫球蛋白、溶菌酶、脂肪酸等物质,能在耳道表皮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从而具有轻度杀菌、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而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必要经常掏耳朵,因为通过日常的说话、咀嚼、咳嗽等行为动作,耳垢是可以由内而外逐渐溜出耳道,并不会造成堵塞

那么,如果实在想要清理耳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可以使用加热至体温的白醋进行滴入,并结合外用酒精和清水的混合液体,通过注射器进行冲洗。

其次,若耳道皮肤干燥导致耳垢积聚,可考虑滴入矿物油以滋润耳朵。

然而,若耳膜受损或曾接受过耳部手术,请避免以上方法,仅使用干净的毛巾清洗外耳道即可

对于天生耳垢较多或堵塞耳道的情况,最好是到医院解决。耳鼻喉科医生将在额镜直视下使用专业工具将耳垢取出。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

29岁姑娘干咳一周确诊肺癌,冲上热搜!警惕6种征兆......

45-55岁,生命的“高危期”,请记住4件事!

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就藏在你家中!很多人可能天天接触